李昪
李昪曾宴请徐知询,以金钟盛酒,向徐知询劝酒,道:“希望弟弟你能活一千岁。”徐知询怀疑酒中有毒,便倒出一半给李昪,道:“我愿意和哥哥各享五百岁。”李昪当即变色,不肯饮酒,而徐知询也捧酒不退,左右都不知所措。这时,伶人申渐高抢过两杯酒喝下,又拿着酒杯离开。李昪暗中命人送解药给申渐高,但为时已晚。
早年经历
李昪小名彭奴,自幼便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流浪,父亲李荣则在战乱中不知所踪,。
895年(乾宁二年),杨行密攻打濠州,得到了彭奴,将其收为养子。但是,杨行密的儿子们却不能容纳彭奴。杨行密只得将彭奴交给部将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徐知诰长大后,喜好读书,善于骑射,杨行密常称赞道:“徐知诰是个俊杰,众将的儿子中没人比得上他。”
治理升州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徐温遥领升州刺史,任命徐知诰为升州队遏兼楼船副使,治理升州(今江苏南京)。
912年(乾化二年),徐知诰随柴再用攻打宣州李遇,因功升任升州刺史。当时,江淮地区刚刚平定,地方长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财来供养军队,而徐知诰则与众不同。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而得到民众赞誉。
915年(贞明元年),时任镇海节度使的徐温被任命为两浙都招讨使,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统辖升州、润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今安徽贵池),其子徐知训留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辅理朝政。917年(贞明三年),徐温见升州富庶,便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润州团练使。徐知诰要求到宣州为官,被徐温拒绝,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在宋齐丘的劝说下方才到润州赴任。
掌握朝政
918年(贞明四年),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在润州得到消息,抢先赶到广陵平乱,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知诰执政后,为了收揽民心,宽缓刑法,推广恩信,还建造延宾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谋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内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还经常派人到民间了解疾苦,遇有婚丧匮乏的,便设法予以周济,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尽管徐温身居金陵遥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归向徐知诰。
919年(南吴武义元年),杨隆演称吴国王,任命徐温为大丞相,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
921年(顺义元年),徐知诰被吴王杨溥任命为同平章事,遥领江州观察使。不久,南吴升江州为奉化军,任命徐知诰为奉化军节度使。
927年(顺义七年),徐温在行军司马徐玠的劝说下,派次子徐知询到广陵,准备让他代替徐知诰执掌朝政。不久,徐温病死,徐知询回金陵奔丧,徐玠就改变立场转而为徐知诰效力。同年十一月,吴王杨溥僭号称帝,改元乾贞,任命徐知诰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
出镇金陵
932年(大和三年),徐知诰担任镇海、宁国节度使,出镇金陵,并沿用当年徐温的做法,任命儿子李景通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诸军事,将他留在广陵辅理朝政。
933年(大和四年),徐知诰被封为东海郡王。
935年(天祚元年),南吴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徐知诰推掉尚父、丞相之职,并在次年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这时,闽国、南汉等国都遣使者前来,劝徐知诰称帝。
建立南唐
937年(天祚三年),徐知诰建立齐国,并任命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并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追尊徐温为忠武皇帝。
939年(升元三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为唐高祖、唐太宗立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奉徐温为义父,并对徐氏子弟大加封赏。
李昪称帝后,志在固守吴国旧地,无意开拓,被大臣冯延巳讥为“田舍翁”。942年(升元六年),吴越国遭受自然灾害,南唐群臣都劝李昪趁机出兵攻灭吴越。李昪却坚决拒绝,认为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不应开战,并派使者去慰问吴越,送去许多礼物。
病逝
李昪晚年崇尚道术,因服用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943年(升元七年)二月,李昪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在升元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遗命齐王李璟监国。同年三月,李璟继位,是为南唐元宗。十一月,李昪被安葬于永陵,上谥号为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