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一
- 闻新事
- 雪作,萧同可有诗,次韵
-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 雨后
- 中秋
- 次韵家西隐叔见寄
- 来诗
- 孙锡种盆菊,列为河图
- 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
- 九日,次韵
- 九日,以公事随官曹之西山新寺,与宋良卿遍游诸寺
- 西山即事
- 寿安山
- 次友人韵
- 玉泉山二首 其一
- 玉泉山二首 其二
- 次舍弟此心韵
-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一
-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二
-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三
- 洪都人李仲俊至
-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一
-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
- 题许氏兰秀轩
- 九日
- 芙蓉庵山亭,始于汉隐老康容所居。后葛仙翁炼丹于此,灶尚存,旁有石煤如豆
- 偶题二首 其一
- 偶题二首 其二
- 闻瑞州太守、东广宪副宣命俱至,喜而赋之
- 次颜子中都事韵
-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一
-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二
-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三
- 次韵
-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一
-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二
-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三
-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四
- 岁晚书怀
- 除日试笔
- 元日试笔
- 寄士彦监宪
- 元宵,奉邀使客张鹏飞照磨过官署小酌
- 夜阑,再用前韵
- 寄义士吴元良
- 明日,鹏飞照磨赐和,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 明日,鹏飞照磨赐和,再用前韵二首 其二
- 曾惟吉乃祖岩山先生三告身
- 偶成二首 其一
- 偶成二首 其二
- 奉别瑞甫高掾郎还南台
- 谩书
- 寄蒙君礼元帅
-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
-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二
-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三
-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四
-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五
- 栽松
- 岁除,水仙、梅、菊盛开,与鹏飞照磨饮于花间,赋之
- 水仙花二首 其一
- 水仙花二首 其二
- 元旦,即事,录似鹏飞照磨
- 元日,宴集中庆堂。客散后,留鹏飞再酌,用前韵
- 复元日韵
- 试灯小酌,用前韵
- 新春记实二首 其一
- 新春记实二首 其二
- 除夕韵
- 送谢仲宜归五羊
-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
- 寄乡人袁观所
- 题刘大观诗卷后
- 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 中秋有感
- 登快阁
- 题兴化县严士奇诗卷
- 送徐伯高
- 送李子洁巡按
- 韶州围城
- 枕上偶成
- 有怀蒙泉都帅二首 其一
- 有怀蒙泉都帅二首 其二
- 答胡海翁、胡宗性重谒
- 雪罢,小立二首 其一
- 雪罢,小立二首 其二
- 九日峡江舟中
- 仙茅
-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一
-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二
- 秋山图
- 清明有感
- 杨花
- 城南饮归
- 题东山高卧图
-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 题聂侯所藏美人图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二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三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四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六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八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九
-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十
- 题坐睡图
- 五王并马图
-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一
-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二
-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一
-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二
- 连山县尹吉文曾玉辉没于寇,购得其妻高丽娘子及子燕京驴,为收骨殖,资赠还乡
-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一
-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二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一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五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七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八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一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二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三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四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五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六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七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八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九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一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二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三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五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六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九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一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二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三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四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七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八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九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一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二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四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四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七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八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一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二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三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四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五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六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七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八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九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
- 秋来河水清
- 拟古七首 其一
- 拟古七首 其二
- 拟古七首 其三
- 拟古七首 其四
- 拟古七首 其五
- 拟古七首 其六
- 拟古七首 其七
- 云松巢
-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
-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二
- 木槎径
-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 寄雄州太守谭元凯
- 题渊明图
- 题刘翀霄五世图
- 家叔西隐结亭,额曰暖翠,赋诗见寄,次韵寄亭上
- 山中即事
- 勉学者
- 题东城和尚旧所赠卷后
- 苦雨独坐有感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九
- 游南华山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三
-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
- 感怀三首 其一
- 早发湴湖,驿行康铜铺
-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三
-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四
- 寄监宪
- 题黄德明所藏山居图
- 题罗斗明
- 感时
- 夜宿何家寨,寨中止魏、于二姓,为婚姻
-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一
- 醉歌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四
- 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
- 述怀
- 天池鱼
- 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 寄雄州监郡
- 感怀三首 其二
- 独酌三首 其二
- 采莲女
- 题渊泉二首 其二
-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三
- 题宗性性庵
- 居庸关
- 夜坐有感四首 其二
- 仲宜以所植菊花见贻,以诗答之
- 赵贞常以善斲琴遇知,琴成奏之,称旨,题其琴曰天历正音。国子监蓝信之徵予言二首 其二
- 南城书怀
- 白雁
-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 关武行
- 四月十三,书所见
- 过龙门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十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五
-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一
- 偶题
- 题赣太守文山与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后
出身家学
刘鹗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音乐、算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刘鹗的影响。而刘鹗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铁云藏龟》等书,更是其拓印、系统研究古文字及其演变过程的代表作。
人物生平
早年科场不利,转而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二十一年,先后入河南巡抚吴大澄、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应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后又曾参与拟订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公司擘划开采四川麻哈金矿、浙江衢严温处四府煤铁矿,成为外商之买办与经纪人。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乌鲁木齐。
社会关系
即便如此“谤满天下”,刘鹗在当时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上,他依靠父亲刘成忠和王文韶,李鸿藻的“年谊”关系,和李鸿章,张曜的同僚关系,以及自己和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季皋),李经迈(少穆),王文韶之子王稚夔,王钧叔等人的关系,走通萧王善耆,庆王奕勖的门路,和一时号称清流的官吏如端方,徐琪,赵子衡,宗室的溥佟,以及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活动也极其活跃,除了太谷学派同学之外,他和宋伯鲁,汪康年,方药雨,沉荩,狄楚青,大刀王五等人也是至交,先后参加了东文学社,农学会,保国会,救济会等社会团体。对外方面,因福公司的关系,和英国,意大利商人关系密切。同时,和日本驻华公使也有交往。自己在北方掌握了天津“日日新闻”一张报纸,在南方则和上海的多家报纸均有紧密联系,足以左右一些舆论。有着这样复杂的国内外的背景,刘鹗虽仅有候补知府衔,却无形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势力,因而遭人所忌,被诬流放。
治河业绩
刘鹗的父亲刘成忠善于河工算学,热衷于西方新兴的科学技术。刘鹗秉承家学,结合他一八八八年在河南,山东等地治理黄河的实践经验,写有“治河五说“,”三省黄河全图“,”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河工禀稿“。其中,”治河五说“,”三省黄河全图“和”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再加上算学著作“弧角三术”,“勾股天元草”,在刘鹗生前即有刊本。这五部著作,使刘鹗的治河业绩被统治者初步认可,并因“学术渊源,通晓洋务“被推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验,”以知府用“。
爱好擅长
早年学医的刘鹗,在扬州一度悬壶济世,写有“温病条辨歌诀”和“要药分剂补正”。“老残游记”中那个摇串铃走四方的郎中老残,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刘鹗精通乐律,是广陵琴派的传人,曾为其琴师张瑞珊先生刊刻了“十一弦馆琴谱”,还刻有“抱残守缺斋手抄琴谱”(现存残稿),并喜欢收藏古琴。他所藏的唐琴“九霄环佩”,琴面有黄庭坚题记,后来归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世四大名琴之中。在繁忙实业之余,刘鹗还热衷于收藏古物碑帖,研究三代文字。他的“抱残守缺斋珍藏碑帖”,“抱残守缺斋中头等碑帖”(残页),“抱残守缺斋书画碑帖目”,以及近人鲍鼎所辑的“抱残守缺斋藏器目”,虽非他藏品的全部,也足见其收藏的广博精深。
他早年即与罗振玉结识于淮安,延罗为西席,之后更是结为儿女亲家。罗振玉和最早接触甲骨文字的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接触殷墟甲骨,便是得见刘鹗收藏。受罗振玉影响很大,后与罗结为姻亲的王国维,与刘鹗四子刘大绅友情深厚,同随罗振玉游学东瀛。所以可以这么说,“甲骨四堂''中的二堂,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刘鹗的影响。而刘鹗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铁云藏龟”,“铁云藏货”,“铁云藏印”和“铁云藏陶” ,更是其拓印,系统研究古文字及其演变过程的代表作。
理念主张
刘鹗生当封建王朝统治即将彻底灭亡的前夕,一方面反对革命,同时也对清末残败的政治局势感到不安和悲愤。他认为当时“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各国以盘剥为宗,朝廷以□削为事,民不堪矣。民困则思乱”(给黄葆年的信)。他要求澄清吏治,反对“苛政扰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涌入的情况下,他开出的“扶衰振敝”的药方是,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他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储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但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步伐并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情况下,刘鹗对外商又多所迁就,其所定之制往往有损于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因此“世俗交谪,目为汉奸”。
学派
刘鹗信奉太谷学派,为太谷学派创始人周太谷弟子李光炘的得意门生之一。他曾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一事不合龙川(李光炘')之法”,“辄怏怏终夜不寐,改之而后安于心”。又在《老残游记》中借玙姑与黄龙子之口宣扬他所承袭和发挥的太谷学派精义,以为宋儒理学的理、欲之分不近人情;在处世接物上倡导以人情为根据,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同时认为儒、释、道三教殊途同归,其根本都在“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他又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该派的“圣功大纲,不外教养两途”,推黄“以教天下为己任”,而自承“以养天下为己任”。太谷学派之精神对刘鹗一生思想、行事及小说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