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刘子之研池,至今其水清涟漪。东望采蕺斋,寒云犹栖依。
当年一壶砥中流,殷勤浥注忘其疲。是谁先登谁未济,衣带之近通圣涯。
漫天警党祸,托孤之行亦殆而。敬伯真健者,古谊直与王成朱震堪并驰。
矻矻服勤尤所希。幸逃宫邻厄,卒罹桑田菑。清流不救狂澜危,高弟已先哲人萎。
年来春木岁岁芚,其人如存道莫跻。不若鸥凫俯仰自得游化机。
猜你喜欢
黄茅时节瘴烟浓,人在山凹第几重。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未老辞荣上所褒,官閒犹寄白云曹。
海边人乐鸥先下,笼外天多鹤始高。
此路逍遥真有趣,他年侍从信为劳。
清商弟子歌声妙,谁判挥金引冻醪。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
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
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驱(qū)马蓟(jì)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huò)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参考资料:
1、孙建军.《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1725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高适岑参诗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75页
蓟北:指蓟门以北。蓟门,在今北京西南。驱马:驰马。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豁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长剑独归来: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精华初结纽,璧水再逢春。杞梓扶疏见,君王自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