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梨枣从来数内丘,大宁河畔果园稠。
荆箱扰扰拦街卖,红皱黄团满店头。
猜你喜欢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了难熬的宫廷生计,又久羁京师不得南归之后,自然便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人生如寄、人生如梦及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反映的是人生的虚幻不真,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寓于世界上的空皮囊而已。虞集的发问并非懵懂,而是十分清醒的明知故问,这种人生如寄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上,所以他做官虽然官至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也坚决地要求回归江南的家乡。
“山中江上总关情”,指的是哪怕是隐居山中或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不能忘却魂牵梦绕的乡关之情。当然,这“山中江上”也代指江南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有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画舟横笛,酒旗招摇,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诗人牵挂着哩。“总关情”指的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乡关之思的落脚点总是倾注在江南故土之上。“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在院中独坐而思、而愁,竟然会埋怨起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身上来了。绕屋的松树长而高,表明诗人居京师此屋已多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更加重诗人乡思的凝重。不仅如此,这松树又毫无理由的总是迎风发声,诗人每每听来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的雨声里。“尽把风声作雨声”的不是松,而是诗人的内心错觉,这种错觉恰恰真切地反映出了诗人愁情的深植与难以驱除。诗人不仅对江南的江山景物关情,即使是北方的草木入眼入耳作声都会使他联想到江南的江涛雨声。可见诗人的乡关之思已使他进入痴迷的状态,成了他的心病。“尽把风声作雨声”也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独坐而思又难解乡愁之时,就连呜咽的松风也被牵连进来,成为诗人的怪罪对象。
诗题为《院中独坐》,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他的这种乡关之思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所藏的家国意识,故借院中的松树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诗人李白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是借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院中独坐》亦从松风中找到寄托的对象,并从风声的倾听中听出江南春雨的消息,其内心的痛楚也超越他个人内心的疆域成为世人可以共鸣的故土家园意识,从而传达出“独坐”的神髓。
秋月从天来,照人光清寒。起舞或四顾,夜色明飞栏。
举杯与之笑,不知颓玉山。醉倒复自起,挥手扪天关。
衡门终局促,空戴头上冠。焉得万里沙,校猎驰雕鞍。
注海银成壑,浮空玉作堆。
鳌翻三岛出,鹫一峰来。
塔影波摇动,钟声潮拍回。
犹嗟禅伯老,虚人妙高台。
世事如棋如影。阅尽繁华心冷。苦海猛回头,别有蓬莱仙境。
清净。清净。空外一声山磬。
塞日兵前惨,城烟战后无。
分明千帝纪,况乃畔天都。
桂玉京师涌,金汤鄜路孤。
迟回思庙筭,端坐愧龙图。
寿香一柱表心香,刻意申祈鹤算长。憩苃清风随处在,台南台北咏甘棠。
秦吉了,
出南中,
彩毛青黑花颈红。
耳聪心慧舌端巧,
鸟语人言无不通。
昨日长爪鸢,
今朝大嘴鸟。
鸢捎乳燕一窠覆,
乌琢母鸡双眼枯。
鸡号堕地燕惊去,
然后拾卵攫其雏。
岂无雕与鹗?
嗉中肉饱不肯搏。
亦有鸾鹤群,
闲立扬高如不闻。
人云尔是能言鸟,
岂不见鸡燕之冤苦?
吾闻凤凰百鸟主,
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
安用噪噪闲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