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苕可镜亦可渔,风烟佳处画不如。无钱买田傍城阙,拟僦溪叟西邻居。
得鱼换得菰蒲米,菰煮作糜饱则已。宁能负腹不负人,以腹负人不若死。
富春残火犹堪稼,上时容易艰难下。在山远志山可移,小草还复令人讥。
菱歌惯涛澜,樵声出林疃。蘋风为谁好,璧月待秋满。
延月入怀输恳款,好风未必无人管。笔床茶灶散人家,何须去乘牛斗槎。
猜你喜欢
岂易及归荣,辛勤致此名。登车思往事,回首勉诸生。
路绕山光晓,帆通海气清。秋期却闲坐,林下听江声。
处士声名书画诗,凤山宿草几多时。黄公独拜先生墓,三绝风流七字碑。
静只焚香坐,咏怀悲岁阑。佳人忽有赠,满手红琅玕。
不独耀肌魄,将行为羽翰。酬如上青天,风雪空漫漫。
鲁连大节岂容磨,回首中天感慨多。春事暗随流水去,江山如此故都何。
妾家住在湘江曲,门枕湘江春水绿。
年年长是暮春时,两岸垂杨啼布谷。
自君话别湘江头,独上层楼弹箜篌。
蛾眉不扫远山碧,满堤芳草春正愁。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云。
江云散复聚,妾心空如熏。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水。
江水云复回,妾颜为谁美。
湘江云,湘江水,
云水悠悠何日已。举头望君君未归,
门前杨柳空依依。
一声横笛起芦花,惊断天边雁字斜。白首饱谙鲈鳜美,未能连夜网游虾。
秋日凄且厉,百卉(huì)具已腓(féi)。
爰(yuán)以履(lǚ)霜节,登高饯(jiàn)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shū)无依。
洲渚(zhǔ)四缅(miǎn)邈(miǎo),风水互乖违。
瞻(zhān)夕欣良宴,离言聿(yù)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yí)。
秋天的景象凄清而且萧肃,百草都已经枯萎衰颓。
于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饯别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肃肃的寒气笼罩着山涧,游云飘忽不定无所依傍。
遥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缥缈的景象,风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违背。
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见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使人感到伤悲。
早晨飞去的乌儿傍晚已经飞回来了,太阳渐渐收敛起余下的光辉。
过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无限惆怅地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眼看归去的小船越行越远,心情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紧紧相随。
参考资料:
1、傅东华选注;王莞菁校订.陶渊明诗: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4.09:第58页2、(晋)陶渊明著;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82-84页
王抚军:王弘,义熙十四年(418年),王弘以抚军将军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任江州刺史。客:指庾登之和谢瞻。庾登之:原任西阳太守,此次征人为太子庶子、尚书左丞。谢瞻:原任相国从事中郎,此次赴任豫章大守,途经得阳。凄且厉:凄凉而且肃杀。百卉:百草。腓:草木枯萎。
爰:于是。履霜节:指九月。饯:设酒食送行。归:将要离去之人,指庾登之、谢瞻。
冒:覆盖。倏:忽然,疾速。
洲渚:水中陆地。缅邈:遥远的样子。风水互乖违:风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乖违:违背,分离。
瞻夕:傍晚。欣良宴:宴会中的气氛令人高兴。离言:离别之辞。聿:语助词。
悬车:黄昏之前。敛余晖:夕阳渐收余光。
逝止:谓行者与留者留。判:判然,分别。旋驾:回车。迟迟:缓慢的样子。
回舟:归去之舟。万化:宇宙自然之变化。遗:遗落,消失。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陶渊明于秋天的诗常常是豁达的,独在此诗中的秋天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细究其原委,也能略知其一二。陶渊明此次参加王弘的宴请时本来就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席间又婉拒王弘以名贵药材相赠的好意。强支病体送客是其心境萧疏的一个原因,虽然是送他们为官赴任,但渊明所重的是彼此间的友情。重要的还有这是刘宋新朝的第一个秋天,在陶渊明看来,自然是凄风苦雨。“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在双重感伤的压力下,陶渊明的心情黯淡,看着山涧中的寒气云蒸而起,孤独的游云四处飘荡,无所依傍,水中洲渚虽寄托了无尽的缅邈情思,无奈终将人各两地,丰盛的送别晚宴上,浸满了离别的哀伤。最后写到清晨飞出的鸟儿陆续回巢,夕阳渐渐收起最后一抹余辉。离别时间已到,最终席中之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各奔前程。“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注目行舟渐行渐远,最终也不过是这份感情随着自然变化而暗淡以趋于消亡。尽管此时心情颇为沉重,但诗人性格中达观的一面又在结尾处表现出来,在一个连死都不以为意的达观者那里,更不会为离别所累。
这首诗层次秩然,共四层:时间(兼点题)、地点、宴会、离别。前八句景语,后八句情语,淡而有味。诗人将诗中将凄厉肃杀的秋景同感伤悲愁的别绪融为一处,层层渲染,情感真挚,既表达又惜别之情,也传达出诗人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