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元正作佳天,涉七弄春气。好雨亦知时,绿波行何济。
新诗如蜀州,句有梅柳味。七升年定丰,一石公当醉。
猜你喜欢
人日梅花空满枝,閒愁细雨总如丝。临江官阁昼欲暝,隔岸楚山阴更宜。
逋客偶来能自放,翔鸥已下又何之?凭栏可奈伤春目,不似江湖独往时。
积暗春寒灯事阑,更堪人日雨漫漫。已拚今夕愁相向,只恐明朝晴亦难。
南陌绮罗空对酒,东邻书札问加餐。新花细草吾怜汝,独有兰膏不耐残。
人日重阴挟雨寒,诗邮频仗遣忧端。吴歌中曲曾殊调,台阁山林只共看。
晴旭岂无鸣鸟待,昏霾宁有毒蛟蟠。可谁吹律终调化,默睹熙熙四海欢。
不惜躬耕远帝宸,南来北去几伤神。一觞自滥通闺籍,三宅渠怜在野臣。
俗近鲁邹真锦里,和高元白侈阳春。会须传颂词林满,漫作风花过眼新。
王春雪三尺,人日雨一犁。五种虽未入,二麦颇亦宜。
人情岂不悦,天意似可期。官居著穷巷,睡味无人知。
起焚石鼎烟,烂读离骚词。看云生屋角,听雨鸣空墀。
绿水添清瑶,孤芳悦华姿。万物有佳趣,吾生日已衰。
贪痴速奇祸,安分伤寒饥。乘除理已定,智巧那得移。
不如酌我酒,此事姑置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táng)。
停船暂(zàn)借问,或恐是同乡。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本站。
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暂:暂且、姑且。借问:请问一下。或恐:也许。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平凡,而表现手法不凡。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却拥有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引风搅柳丝,雨揉花缬,蚤过了清明时节。新来燕子语何多,老去莺花飞未歇。
秋千院,蹴鞠场,人踪绝。踏青拾翠都休说,是谁马走章台雪,是谁箫弄秦楼月。
从前已是无情绪,可奈而今更离别。一回头,人千里,肠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