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家世衣冠误袭儒,年几四十尚嵚岖。营营世事何时了,乞取湖边作鉴湖。
猜你喜欢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mù)。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yīng)自诉。明朝归路下塘(táng)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热。我们真像是千载相逢而别于旦夕之间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别的话语来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泪流满面的样子呀!
落花已追随回风而去,它本是无心逐风的,春莺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归路”,走出钱塘西途了;从此之后,也就看不见春莺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108-1111页
马中玉:名碱,山东茌平人。仙骨:这里指马中玉。无寒暑:不计年岁。梨花枝上雨:比喻美人眼泪。
塘西:指钱塘西。
上片开头云:“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词人首先表示了自己对挚友马中玉的尊敬和惜别之意。下文,词人对马中玉于己的难舍难分之情,又做了最“知己”的表述:“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故将”二字,用语极其巧妙,词人明知马中玉对自己的感情,一旦分手,必定会流泪哭泣,却故意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是词人为打破与马中玉分手时的难堪局面,而故意用分别的话语来挑逗对方使他落了泪。这就是说,词人把勾起友人抛洒惜别眼泪的罪责,归在自己身上了。其实,词人行为的实质,正是用诙谐之语去安慰对方,是故意把分手时滚涌眼泪的情感淡化下来,从此可以看到词人对友人的挚爱之情,是非常的深切真诚。
下片“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则着重转向了对自己内心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离杭赴京的处境比作了“落花”,说它的凋落花瓣已经被回风吹逐而去了。其实,落花本是无心逐风的,只是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那花枝上的春莺懂得其中真情,它站在枝头上啾啾哀鸣,正在倾诉着内心的烦恼——词章以物观我,逸笔韵远,发人深思。末二句则痛书别去:“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词的感情直泻而下,有如山洪奔腾无可挽阻。这词情正与马中玉赠行词之“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遥相呼应,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这是一首作答词,全词赋陈铺叙,又寄托感发;意内言外,而回荡反复。给人以真挚自然,悲从中起的艺术感受。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桐柏山头去不归。
当年同看杏园花,聚散升沉事可嗟。之子此来知有意,年家情分是通家。
近诏还中秘,新文记饰庵。
主盟君勿让,贾勇我何堪。
木落山容瘦,云齐雪意酣。
何由共杯酒,把蟹擘黄甘?
田郎杞菊荒三径,文字时追二叟游。
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
吟到危梯最上层,天空星斗入杯明。游心寥廓生虚白,与世周旋忌独清。
冰雪四山皆月色,宫商一片是秋声。广寒今夕知何夕,欲驾银桥上玉京。
苹芷芳州,故人回首,云海何处。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敧前浦。
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