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海男儿得志时,归来一段话新奇。野人不管兴亡事,饮恨闲看老杜诗。
猜你喜欢
气似阳和处处春,但随流俗混光尘。须知舌在为身累,非是是非何等人。
汉祖龙兴自有时,未应六出计皆奇。采芝人向山中老,不见功名一首诗。
往古来今秋复春,嬴颠刘蹶总成尘。蜗牛角上争闲气,笑倒南华梦蝶人。
碧窗斜月蔼(ǎi)深晖(huī),愁听寒螀(jiāng)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
(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本站。
蔼:古同“霭”,云气。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此处借指深秋的鸣虫。
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古有鸿雁传书一说。居延: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东汉有居延属国。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用字特点
二首均有声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讲究。
如用一“蔼”字,表现月光深暗,创造氛围。
如用一“静”字,显示夜空的冷寂,并衬托出下面的“鸿声”清晰,女主人公则惟闻此声,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满腔心事。
正色霜台羡国华,庙堂忧急愧匏瓜。禁中午夜宽前席,海内文章仰大家。
汉节雅宜推揽辔,楚歌谁复拟传芭。数回梦到书帷地,何日从容话五车。
雕尽朱颜白尽头,种花本为欲忘忧。谁知花上风和雨,添得周郎一段愁。
栗烈岁云徂,顽云迷古树。积雪遍山川,远近堆琼素。
野梅得春先,开遍前溪路。独客好幽寂,杖藜林下步。
水寒渔父归,扁舟横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