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扁舟暮倚荻花丛,灯影皤然照一翁。明月此时千里隔,清吟昨夜一樽同。
人生南北真岐路,客计飘飖是转蓬。陇驿寄梅曾到否,年光又逐斗杓东。
猜你喜欢
番禺城北越王台,登临下瞰何壮哉。三城连环铁为瓮,睥睨百世无倾摧。
蕃坊翠塔卓椽笔,欲蘸河汉濡烟煤。沧溟忽见飓风作,雪山崩倒随惊雷。
有时一碧渟万里,洗濯日月光明开。屯门钲铙杂大鼓,舶船接尾天南回。
斛量珠玑若市米,担束犀象如肩柴。越王胡为易驯服,陆生辩与秦仪偕。
当时贡物竞何有,汉家宫殿今蒿莱。邦人每逢二月二,熙熙载酒倾城来。
元戎广宴命宾客,即时海若收风霾。群心愈喜召和气,百伎尽入呈优俳。
乐声珊珊送妙舞,春色盎盎浮樽罍。鬼奴金盘献羊卨,蔷薇瓶水倾诸怀。
嗟余老钝已茅塞,坐视珠履惭追陪。青蝇何知附骥尾,伯乐底事矜驽骀。
番禺虽盛公岂爱,亭亭自是岩廊材。千年故事写长句,指画造化回枯荄。
昌黎气焰遂低缩,瓦砾未足当琼瑰。仙姿劝公莫妄想,元鼎久待调盐梅。
十年想见苏夫子,闻说腰金便弃官。云在皖山峰上住,龙归潜水窟中蟠。
已无俗坌心休洗,更有春醪盏不乾。我亦江南专一壑,忆君相伴把渔竿。
白云夜伴岩扉宿,虚籁幽幽意自春。回首驱驰因薄宦,平生萧散本閒人。
风摧老木岚光静,霜逼早梅天气新。眼底明朝更清绝,便成西去也逡巡。
言慕古东平,卓识异王族。绮丽非其珍,择善谐所欲。
常恐失丘民,推心广仁育。归朝承睿问,真乐云自足。
汉室大封建,谁堪缵王服。之子实维藩,配命求多福。
偶来松树下,高枕(zhěn)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偶:偶然。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寒:指寒冷的冬天。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瀑煮春风生意长,梅花吹雪入诗香。
夜寒记得僧房梦,修竹半窗云一床。
短缣几许容丘壑,郁郁乔林更著山。应识王郎胸次好,未教消得此身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