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
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
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
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
猜你喜欢
谁向冰绡。淡写轻描。新妆巧、杨柳纤腰。云鬟叠叠,绣带飘飘。
又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
有个妖娆。曾得相遭。细思量、何处逍遥。料应今夜,月下吹箫。
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桥。
银汉昨横秋,不雨威余夏。槐花举子忙,秋风各整驾。
我辈萧散人,孛辘热犹伯。南皮文酒会,逭暑若望赦。
盈斛酿葡萄,堆盘果薯蔗。篱落络纬鸣,秋娘及时嫁。
簪裾并山玉,槃敦联颜谢。主人好客殷,地偏游兴藉。
图画壁纵横,名手连城价。疏梧修竹间,怪石山可借。
水隔东西溪,居邻南北舍。陈子篆隶古,笔不竞娅姹。
君才更横逸,明珠光照夜。胡不去省闱,宜乎老叟讶。
松云深处敞禅关,草坐麻衣多在山。应笑东华尘土客,白头如雪未能閒。
人生分已定,富贵岂妄来。不见海底泥,飞上成尘埃。
兰桡太湖曲,垂柳覆金堤。香气时时发,歌声处处迷。
残妆汗欲尽,留著可怜眉。
偶来松树下,高枕(zhěn)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偶:偶然。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寒:指寒冷的冬天。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宵旰需贤表荐绅,秩宗首选赞华勋。官联天府璇玑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曾听箫韶瞻晓日,仰攀弓剑泣秋云。小臣作颂称仁圣,湛露承恩未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