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避地南来极,吾乡北斗边。
风尘今阻隔,途路旧迍邅。
闾里千门盛,湖山百卉鲜。
故乡归未得,飞梦入青天。
猜你喜欢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biān)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què)儿。先报那人知。
来也三百里,去也三百里,约定五日是归家的日期。倘若六日到家,家人一定焦虑惊疑,想必现在已在家悬望多时。
鞭着马儿急急归家去,心中焦急总觉马儿跑得迟。抬头偶见喜鹊,烦你一件事:先我飞回家中去,与我那人儿报个信。
参考资料:
1、傅承洲著,苏辛词传苏轼、辛弃疾,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481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杨忠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辛弃疾词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315页
“五日”二句:《诗经·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不免”二句:古人有喜鹊报喜讯的传说。
上片是游子客中自叙,开头两匀追述他离家时与妻子约定五日便返,因为“去”、“来”只有三百里路,谁知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如今六天已过,逾期未归,他便料想家人定会产生疑虑,更会在门外伫立凝望:“应是望多时”。前四句用平淡的语言,说出了人经常有的一种感受。“应是”句从对方写起,从对方落笔,看似平常,却把自己思念家人和家人盼蔓亲人归来的心情同时表达出来,真是一箭双雕。
下片写游子归心似箭,回程途中,尽管不断加鞭,仍嫌马儿走得太慢。“鞭个马儿归去也”。照理马儿就会跑得更快.但他“心急”,故嫌“马行迟”。一“急”一“迟”,互为映衬。用字平常,含义丰富。忽听得路旁喜鹊在枝头上喳喳叫,游予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美好的设想:“不免相烦喜鹊凡,先报那人知。”长期的民俗传说均把喜鹊作为富于人情睬的报喜之鸟,在敦煌瞎子词中一再出现,如《阿童篓》:“正霓庭前双鹊喜。君在塞外远征网”。说喜鹊将给离人带来喜讯。此词男主人公抱着淳朴的愿望,希望喜鹊先飞回家。向。那入”报个讯。这样,这只喜鹊就成为沟通恩归与游子思想感情的媒介,把游子的归家心切和器切的盼望之情相互交织、统一起来。
该词充分体现了辛词通俗清新的艺术风格。它既无运用历史典故,亦无慷饿刚健之音,而全用朴素清新、明自如话的家常语,采取自描的手法,把游予思归的心情描绘得活灵活现。癔情朴实真挚,格调健康清新,且词中两个“儿”字,一在句中,一‘在句末,均为当时民间口语,更富有民歌风韵。
滴碎空阶颇厌听,恼人况又近清明。
三分春急二分过,十日天无一日晴。
寒沁柳眉愁寂寂,湿凝花脸泪盈盈。
苍穹好悯云霓望,留作甘霖助有成。
吾宗昌大是兰溪,况在兰溪最白眉。
闯足鹓行初养望,策勋麟阁少须时。
中原自古须归正,上策从今要出奇。
公自可为萧相国,求如韩信即今谁。
虚空寥寥,吾之体也。
万象纭纭,吾之用也。
青山白云,吾之宾朋也。
山色溪声,吾之言论也。
作是说者,画师之所不能幻也。
夫画师所不能幻者,吾亦不知吾之为谁也。
故强名之,曰石豀老冻畐也。
云軿月驾要人收,合着亭台在上头。
曳影轩窗含远瀑,行空阿阁俯高秋。
招延风物争人胜,揽驻湖山放月流。
何得更言官酝美,世间应笑鹤扬州。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筋力従凋朽,肝心罢激昂。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十载宦京辇,田园就荒芜。兹焉拟归耕,休马南山隅。
举酒树色动,莺燕鸣相呼。流水既送君,白云亦邀余。
锦囊可赠远,愧非明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