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
食无脔炙情勿伤,祭不毛血贫太酷。
起与妇谋宜早计,我典春衫君前髻。
但得豚肩略揜豆,敢事三牲共日祭。
妇将捩发犹忸尼,请君凭几听致词。
所闻奉祀贵戾洁,诚果不立丰何为。
自为君为今有年,君家俭千相流传。
以其所养昔固尔,称所丰俭今宜然。
况闻隆杀古有制,礼贵视时成恺悌。
顺成八蜡乃得通,圣治功成方飨帝。
方今大礼曾未充,仓廪不与昔日同。
无财无田不可祭,子有笾豆那能丰。
且求远去酌行潦,在野不应嫌薄少。
待得故乡兵马空,共买羔羊荐清醥。
猜你喜欢
茆宇邻鲛室,青山落钓舟。菊潭霜渐冷,枫树叶皆流。
酒醒闻边雁,机閒见海鸥。烟波随处好,妻子亦无忧。
轻汗微微透碧纨(wán),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nì)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huán)。佳人相见一千年。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参考资料:
1、马奇中选编,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02,第464-465页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207-1209页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碧纨:绿色薄绸。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小符”句: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云鬟:女子的发髻。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彩舟难驻。忍听骊歌举。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从今去。五云深处。稳步沙堤路。
端州白石净于玉,端州锦石烂如云。黄冈十里皆石户,女郎亦参追琢勋。
山际残云放夕晖,竹亭移席柳风微。半开红药香初散,并坐黄鹂湿未飞。
胜会秪惭诗力薄,芳时宁觉赏心违。主人为客添清味,旋剪阶东韭叶肥。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曾升麟德殿,谭无著,
赐衣三铢让不著。唯思红泉白石阁,因随裴楷离京索。
迩来便止于匡霍,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微人昔为门下人,
扣玄佩惠无边垠。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青山古木入白浪,
赤松道士为东邻。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
桐江太守社中人,还送郄超米千石。宝书遽掩修章句,
万里空函亦何益。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千载东篱有晋香,客床风雨梦浔阳。
白头湖海孤心在,青眼诗书旧味长。
哭兀已知欢此夏,温柔何必老为邻。
殷勤还祝南山寿,岁岁梅花岁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