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引蔓高枝笑女萝,元龙豪气未消磨。赤贫何必逢人说,清兴时还对酒歌。
五夜客愁闻蟋蟀,九天风信送驾鹅。男儿须了人间事,不信流光一掷梭。
猜你喜欢
霜风凋尽故山萝,为客空将铁砚磨。白日光阴忙里□,紫霞心想醉时歌。
画将雕虎翻成狗,写得长鹥懒博鹅。无奈昨宵归梦急,三江孤艇去如梭。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
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zì)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shāng),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杨花柳絮飘舞着如漫天飞雪。远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桥下的流水时时都在呜咽,唱不完送别的悲歌。
上马时朋友争劝送别的酒。我最怕那南浦的莺啼,声声都是断肠的歌喉。燕赵儿郎也伤愁,挥不尽千行泪,又回头。
参考资料:
1、赵崇祚编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9-20
2、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79-81
3、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64-66
洛阳:最早为东周都城,此后后汉、西晋、北魏、隋等朝均建都于此。唐时为东都。恣攀折:任意攀折。恣,一作“争”。
离觞:饯别之酒。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平原年少:泛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远行的人。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邑,即今山东省平原县。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上阕写桥上送别。“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一开头就点出了这次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这时有人要远行,朋友们都聚集在桥上为他送别。“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按照古人风俗,送别要折杨柳以相赠,用来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心肺。这里不是直写离愁,而是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
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江淹《别赋》有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是地名,在福建,这里借指送别之处。一旦离开洛阳,又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换头二句所写情景,愁绝可见。“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平原年少,出自“我本平原儿,少年事远行”。平原作为燕赵之地,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交友至深,故离愁使人格外伤感。结尾二句先以“愁杀”二字与首句的“愁绝”呼应,点出情怀,再以“回首挥泪千行”六个字将依依离情与主人公的无限悲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一种难舍难分之情态跃然纸上。
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得凄凄切切。温庭筠这首词虽然格调也不高,但并无儿女之态,脂粉之气。大家公认温庭筠词“大半托词房帷,极其婉雅”,这首词却是个例外,别具一种阳刚之美。
西上江陵北客哀,遥看巴路碧崔嵬。树绕黄牛瞿峡转,天横剑阁蜀门开。
西樵山前暝鹤归,缟衣双拂锦屏飞。凄凉夜半孤舟客,一听遗音泪满衣。
拄杖寻幽古寺中,云容淡淡雨濛濛。归来一笑春多事,野杏山桃各自红。
张弓架箭几何年,接得三平机不全。
若使当时能羿射,免教落节向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