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边臣失计款呼延,辽左于今困右贤。
招讨使承斩马剑,从征军赐大官钱。
神京未可称高枕,孤塞应须策万全。
将相共和文武济,勿令烽火照甘泉。
猜你喜欢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shù)楼。春风对青冢(zhǒng),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fán)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本站。
调角:犹吹角。断:占尽。戍楼:防守的城楼。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白日:灿烂的阳光。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大汉:一作“大漠”。穷边:绝远的边地。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
腐儒误国由房琯,野老吞声恨贺兰。岂是胡人开杀运,只因中国自摧残。
去年此日战浑河,败北频仍蹙境多。未见北尘先解甲,若逢胡骑便投戈。
出关已绝生还梦,应募惟闻浪死歌。一自上都重失后,人心汹汹奈如何。
未得君王丈二殳,人人能说扫穹庐。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国曾无平准书。
四出征兵飞赤白,再言加赋算锱铢。东夷未靖中原动,只恐殷忧不易除。
日射之罘海气昏,蓬莱高阁黯潮痕。青蒲竟折贤臣槛,碧血空归烈士魂。
方见失机诛马谡,旋传建节拜刘琨。书生枉挟匡时策,短后衣难向戟门。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碌碌逢秋尽,亭林此暂过。江空闻雁少,木落见山多。
忆彼元栖者,愁如远道何。绵绵思奉袂,无那洞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