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番经厂里见莲台,绿刺观音鬘络开。跳步也随弓样窄,中秋来舞万年杯。
猜你喜欢
坏色鸾纹几劫尘,当年宫事谩题论。承恩特请饥民绘,天子呼来善女人。
黄屋何来郑主乘,松风狂客捏名称。知他佛力生因想,绝倒乌台睡语凭。
弥戾消除一卷携,名香三沐写恩私。隃麋清谨堂恭进,呵手绵绫裹笔时。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wú)桐(tóng)影。
太阳已经西斜,眼见就要下山了,秋风一阵阵袭来,觉得更冷寂了。等了这么长时间,老朋友怎么还不来呢?到底来不来啊?等了很久了,夜幕已降临,月华满地了。又不知过了多久,梧桐影子也萧疏了,连月影都没有了。
参考资料:
1、孙安邦.唐五代词鉴赏辞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7月版
2、作品白话译文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
梧桐影:词牌名。“落日”:一作“明月”。“秋风”:一作“西风”。“今夜故人”:一作“幽人今夜”。
“落日斜,秋风冷。”首先烘托出词中主人公所处的特定环境:落日馀晖,秋风送寒。只有六个字,却字字珠玑。尤其着一“冷”字,不仅点染出秋天黄昏的冷寂,而且衬托出词人思念友人的凄切感情,更为下文“今夜”蓄势,巧妙地伏下一笔。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从全文分析,词人与友人早已相约在先,而且从“落日斜”时,兴冲冲地等待友人到来,一直等到“立尽梧桐影”,等待的时间久了,黄昏而入夜,而月上东楼。“梧桐影”显然是明月所照映。“影子”尽了,意味着月亮落了,天也快亮了。等待友人欢会共语,久久不见到来,自然等急了,个中不无抱怨情绪。“今夜故人来不来?”是自问,还是问人,抑或问天地星月?是啊,词人殷切地等待友人,从“落日斜,秋风冷”,如今已是夜深人静,银河星稀,明月西落,不只见出等待之久,更见出那焦急烦怨中的思念之深、盼望之切。这是一种特定环境中特有的人物的特殊感情。如果说这一问是抒情主人公脱口而出、所未经意,那么末句“立尽梧桐影”则意蕴极深,“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寥寥五字,字字传神,处处含情,说明等待友人的确时间很长很长了。词人借一“影”字,写出了月华满地,不能勾起思念友人的深情;对月孤影,不能不触动孤独寂冷的感受;梧桐萧疏,月影已尽,不能不引起虚掷欢聚之良宵的幽怨而又切盼的思念之情。
全词二十个字,“落日”、“秋风”、“梧桐影”,词人极善于借助外物环境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情思,达到境与情谐、景与情通的至境。这种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的手法,在晚唐五代词中堪称上乘。吕岩的词,正如传说中他的神仙踪迹,飘忽无定,不可捉摸。北宋柳永《倾杯》词中“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即袭此词之意。
绣江再见中秋月,岁去月圆人尚缺。
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
今夕一尊谁与同,孟光举案对梁鸿。
众雏立侍俨成列,以次持杯寿乃翁。
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顽麻头发秃。
但愿团圞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
野意不堪老,秋怀无用悲。更容书作祟,犹藉酒能医。
去去孤云片,垂垂小雨丝。人生偶然尔,天地也如斯。
君在江湖要路津,我为南北往来人。莺花曾记三年别,鹢舫重来两度亲。
冉冉青春欺白发,浮浮绿酒洗黄尘。明朝又过瓜洲渡,一览楼头送目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