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刹嵯峨瞰碧流,狂歌时喜一遨游。诸天有像烟霞古,净土无尘草木幽。
香篆煖回山殿雪,磬声寒彻海门秋。逢僧话久归来晚,不觉城南月满楼。
猜你喜欢
一簇珠林涵碧海,浑如弱水浸蓬莱。月明禅榻清无际,露冷菩提绝点埃。
洗钵梵扬龙已伏,寒松烟暝鹤归来。座中诗客多题品,醉墨淋漓洒绿苔。
风中到香界,独往意泠然。
步引花木乱,坐看洲岛连。
一林寄空水,满院生云烟。
正此化心寂,钟声松外传。
治平禅寺此重临,风景无殊昔与今。日映鲸波环宝地,洲联鹭渚曜珠林。
古藤绕壁连僧舍,老树迎风起梵音。塔纪慈恩遗事在,胜游谁继杜陵吟。
金璧楼台倚碧虚,此中风景似匡庐。绛龙一去海云杳,玄鹤数声山雨馀。
茶鼎烟寒僧落漠,法堂苔满客踟躇。荒塘何处寻前劫,静看浮沤幻影疏。
山灵应喜混沌开,绝顶新成缥缈台;历落人烟堪指数,微茫海市欲飞来。
石峰竞簇参差笋,泉溜长溅不谢梅。到此幽奇看未足,僧雏何事促传杯!
交趾(zhǐ)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yú)万里,客思倍从来。
岭南的气候真特殊,严寒来得迟,暖风又常吹。
山果冬天熟,野花正月开。
雨天生雾气,霜天会打雷。
故乡远在万里外,这特殊的气候使我的乡愁更加倍。
参考资料:
1、赵建莉.初唐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163
2、楚梅编著.楚梅居笔谭上诗境岭南历代岭南山水诗词选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05:71页
交趾: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该诗中指越南北部。风候:即风物气候。催:催促。
仲冬:即农历十一月,为冬季的第二个月。正月:农历一月。
积雨:连续下雨;积存的雨水。轻霜:薄霜。震雷:响雷,霹雳。
逾:超出;越过。从来:由来,历来,向来,往常。
首联中“交趾”一词点题,交代了羁旅的地点是古代的交趾。这“交趾’’的名称首先就给人一个奇异的印象。相传这里的人因脚趾长得不同一般,所以才称为交趾人的,地便是因人而得名。然而使诗人惊叹的却是这里的“特殊风候”。安南与中原大不相同的是风物气候,这是诗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次句“寒迟暖复催”,紧承起句高度概括出安南的气候特点,寒冷的季节晚而短暂,温暖的季节早而久长。
颔联着重写景物,上句“仲冬山果熟”,描绘高寒山区在仲冬时节果实累累,仿佛中原的秋天一样。这对北国人来说实在新鲜。这也是对首联中“寒迟”的进一步具体化描写。下句“正月野花开”,写的是新春正月山花烂漫,可见气候非常温和,如同中原夏季,这是对上联中“暖复催”的进一步具体描绘。
颈联着重描叙天气,“积雨生昏雾”,是写安南经常长时间阴雨不断,一到夏秋便成雨季,积水不干,雾气濛濛的。“轻霜下震雷”,指在冬天里仍然雷声震震。轻霜,即薄霜,说明安南只有冬日最冷时才有薄霜,这与北方深秋便下霜的情况不同。这些现象在一般中原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
诗人在这颔联和颈联里,描绘了山果、野花、积雨、昏雾、震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凡事物,仅用了仲冬、正月、熟、开、生、下等几个时令词和动词,加以精巧的组合,就造成了奇妙的意境,表现了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把交趾的“殊风候”毕现在笔端。这是诗人近一年来流寓安南生活体验的形象总结和意绪的流露,有惊奇、有兴奋、有赞美、有惆怅。面对这一派十足的异域风光,诗人自然又会触目伤怀。
尾联照应题目直抒羁旅之情,“家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逾万里”是渲染其远,并非指实写。安南距中原实际上只有五六千里路,在古代交通不便,也是数月的行程,与家人难通音讯,所以作客的愁思胜于往常。诗人多年宦游他乡,贬谪也不止这一次,“客思”原是经常有的,但都比不上这次流寓安南时深重。这不仅仅是路程遥远的缘故,也暗寓有对这次的“严谴”怀有极大的愤懑。
该诗中诗人的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不以故饰,不事雕凿,风格朴实自然。在诗中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仅仅抓住典型环境中几种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稍加点染描绘,便意象翩跹,情趣盎然,显得笔法精炼。
所须药物是当归,有客天南叹式微。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