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山犹在眼,西风吹鹢首。秋光正澄澹,偷闲未可负。
遥村与近墅,画意满林薮。恍如对耕烟,直欲追子久。
生长此钓游,烟霞恣所取。始知造化师,不在绳墨守。
新霜上高枫,斜日挂疏柳。迤逦转双桡,参差写坡阜。
道似目击存,巧藉天工牖。前年咏四图,今日伤吾友。
吾画倘可成,赏音问谁某?
猜你喜欢
一叶丹枫趁素秋,都将旧管涤新愁。深宫谁识无穷恨,只有年年御水流。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细说金华事。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争教低首樊笼。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三年四读洗儿诗,大漠维熊梦亦疲。纸笔未穷从所好,只愁风雪夜啼饥。
世人行已多愧天,兴衰变幻如浮烟。程氏承家惟种德,世泽如水流蜿蜒。
笃生封君能述事,长桥特驾河之次。青云端望子成名,驷马何劳客题字。
忠壮云仍今几房,封君真足增前光。济人自是阴功厚,食报早见鹓雏翔。
春风射策金銮殿,敕使传宣催赐宴。冬官政绩帝所嘉,锦诰恩封人共羡。
积善由来庆有馀,从兹万里皆亨衢。行见公侯复其始,纷纷薄俗谁能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nuó)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
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
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
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参考资料:
1、萧枫,桑希臣编,唐诗宋词元曲一,线装书局,2002.01,第357页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319页
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
那:奈何的合音,对 ......怎么办。未休:未得安宁。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空:徒然。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机心已尽自虚明,滓翳宁容点太清。
寄语堂前鸥与鹭,五湖烟水莫寒盟。
少日接为构,无何了桑榆。邀食有馀地,何事须千奴。
此亭与此木,到眼聊为娱。五诗信睡语,定博君卢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