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来初得兔园书,更有诗来慰索居。出宿几时吾税驾,归宁何日尔脂车。
贫如原宪元非病,懒比嵇康老更疏。鸿雁池边知可乐,鹡鸰原上正相胥。
猜你喜欢
百代兴亡吐谷浑,圣主神谟不世恩。
解缚再生有孙子,无劳倚笑上东门。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伯也今代豪,嗜诗如嗜酒。赋多转遒劲,语老愈深厚。
尘言删不存,妙句元自有。白华忽补亡,关睢不为首。
埙篪起兄弟,珠玉到朋友。吟咏九日菊,沉酣八月酎。
搜剔发清新,联翩杂奇丑。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
但使身愈穷,未信名可朽。不知造物意,令作清庙不。
春到衡门苦恨迟,遍寻竹外赏南枝。
夜来已报春消息,试问主人知不知。
匡庐千万峰,影匝郡城中。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
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
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己惜轻翎(líng)退粉,更嫌弱絮(xù)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chéng)。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动人的琴瑟声也无法牵动我的情怀,我整日里掩上云母屏风独自伤情。已经暗自怜惜蝴蝶褪粉,更不满柔弱的柳絮也飘人水中,化为浮萍。
多事的春风吹散了残留的寒冷,暖意融融令人陶醉。帘外红色的花瓣纷纷落下,还能为谁系上那护花铃呢?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97页
蜀弦:即蜀琴,泛指蜀中所制之琴。秦柱:犹秦弦。指秦国所制琴瑟之类的乐器。柱:拨弦、架弦之码。关情:动情。
烘暖微酲:谓春日东风温煦,暖意融融令人陶醉。微酲:微醉。红雨、指花瓣纷纷落下。花铃:即为防鸟雀而置的护花铃档。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之景和抒发伤春怨春之情的小词。
首句即说春日寂寂,百无聊赖,纵是有动听的乐曲也不能引起愉悦之情。“蜀弦秦柱不关情”,既然琴瑟逸韵都难以使她动情,那么就只有整日地掩上云母屏风,独自忧伤了。“尽日掩云屏”,而掩上屏风,又是因为窗外春景,不忍再睹。那外面又是什么样的景致,“已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蝴蝶已经褪粉,柳絮也飘落水中,这预示着春事已消歇。“已惜”说明他的惋惜怜爱之情,而“更嫌”分明是一种懊恼的情怀了。此二句景语,已蓄伤春之意。
下阕转写薄情的东风,“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醒”。表面的意思是,东风真是多事,吹散了春日余寒,送来融融的暖意,给作者陶醉的感觉。说“东风多事”,可是后两句“余寒吹散,烘暖微酲”。哪里是作怨语,分明是对春风褒奖有嘉嘛,这不是自相矛盾。
且看后面一句,“看尽一帘红雨”,李贺《将进酒》诗“桃花乱落红如雨”,史肃《杂诗》“一帘红雨枕书眠”,似为此句所本:那为何会花瓣散落如雨,满地落花狼藉?此一追问,便知当然是“东风多事”了。结合前三句,方知原来作者是怨东风带走了明媚的春光,尽管它吹散了余寒.送来了温暖,但它又摧残花落,令作者心伤。
花是春天的象征,落花飘零满地,意味这万紫干红的春天也将匆匆而去。遂有了结尾句的叹问:“为谁亲系花铃?”此处,作者反用“金铃”之典,意思是说东风刮得如此之甚,花瓣落成红雨。飘零殆尽,纵使惜花,在花枝上缀满金铃,可这又是为谁而系呢?“为谁亲系花铃”,结处此语,充满着愁绪无着,愁怀难遣的寂寞感和失落感。
整首词在写法上亦景亦情,情景相融,自然浑融,空灵蕴藉,启人远神,令人回味无穷。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步绕西湖,兴余东阁,可奈诗肠。
娟娟月转回廊。诮无处、安排暗香。一夜相思,几枝疏影,落在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