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土上槐根出骨皮,九衢车马尚交驰。人生美睡真难得,错过钟鸣漏尽时。
猜你喜欢
烽火传来动几旬,徒从事后感时新。回风往日当年泪,武雨谋云此局人。
戎马何堪忧圣主,腥氛岂但泣边臣。祇为报国身犹远,不忍丹心岭外沦。
溪边前日君辞我,江上今朝我送君。
自去芦洲寄消息,故人犹在武昌军。
风风雨雨梨花,窄(zhǎi)索(suǒ)帘栊(lóng),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pàn),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bìn)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紧窄的窗户,小巧的窗纱,拓露出一方视野的空间。窗外飘打过多少阵风雨,而梨花还是那样的耀眼。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忽然间,我发现居民家飘出一缕缕轻烟,从杨柳树两边升起,渐渐爬上了高耸的屋檐。
参考资料:
1、关汉卿.《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4月:第179页
2、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窄索:紧窄。甚:甚是,正是。檐牙:檐角上翘起的部位。
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从“五十年春梦繁华”一句推测,此曲约写于作者五十岁左右。
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这是透过窗棂所看到的外景,写景的观察点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写窄索细密的窗帘和小巧玲珑的窗纱,以扣紧题目中的“客窗”两字。接着用“甚情绪灯前”的一个“甚”字,领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渐渐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怀。一个客居在外的人,面对孤灯一盏,当然没有好心情。客中的情怀、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况,萦绕在枕边耳际。这万千的心事,作者仅用了以下两句来进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上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下句说五十年来的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无限的愁思和感怆。
“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此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闻道燕山好消息,晓来驿骑报平安。
春寒漠漠雨溟溟,假寐书床午梦醒。
十载客居便巷陌,一时乡思绕园亭。
繁花照槛知堪赏,乱石钩衣忆所经。
恰有古苔三亩绿,都来修竹万竿青。
当窗好鸟通人语,挂树危藤学字形。
日射韭畦朝可剪,香凝棕室昼常扃。
鹿场旧筑犹存号,鹤冢新封未刻铭。
架上残编归拟读,移文不待北山灵。
惜与幽人别,停舟对草堂。湖云侵卧位,杉露滴茶床。
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生涯无一物,谁与读书粮。
一别乡闾五十秋,今朝作意省松楸。
山川良是人民改,故旧无多岁月流。
不学钱侯夸驷马,聊同范子泛扁舟。
风流二老今重会,把酒殷勤说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