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嗟众草木,高出陵云端。丛生或满地,品汇可不完。
山园我栽莳,作此小屈蟠。龙头何其蠢,凤翼乃若干。
胡然赞化育,任意骋雕剜。勾萌欲旁达,节目终液樠。
萦回挟烟彩,刻剥献雨瘢。立身既不直,生理寝彫残。
春阳彼一时,花发黄白丹。歌讴杂舞吹,酒炙饫杯柈。
岁晚忽焉至,北风吹汝寒。皮肤早蝎蚀,骨髓惧枯乾。
圣人治天下,万国无不欢。视民本如伤,动植总相安。
刑名威雪雹,剑戟血波澜。庙堂苟失策,闾里转穷殚。
彼哉彼园子,此况儒尔冠。人生但心剿,若处得体胖。
我方即移汝,前有苍藓坛。世非郭橐驼,何以垂鉴观。
猜你喜欢
故园年少爱风筝,入夜轻弦也自鸣。欹枕忽惊时序似,听来元是水车声。
枕戟提戈万里天,雪深没胫马愁前。昌黎当日蓝关去,祇说潮阳路八千。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
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
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阅尽龙宫五百函,三年不下秘魔岩。须知别有安身处,脱却如来鹘臭衫。
金华山水天下希,潜溪龙门尤绝奇。群峰峻极河汉上,一峰独立芙蓉陂。
先生结庐在其下,文追班扬兼贾马。遂令此山增壮观,野有朴樕皆梧槚。
上清道士方方壶,乘兴为作潜溪图。丹崖翠麓神仙居,东望日出树如苏。
溪流穿林还度谷,十里一达五里伏。龙湫吐景生白虹,藤萝振雨松呼风。
却忆往时清夜月,帝女乘云下天阙。钟镛铿鍧萧鼓发,霓裳羽衣飘灭没。
初平骑羊前启行,长髯鬖髿飞玉霜。秦娥吹笙玄鹤舞,牵牛河鼓凝寒芒。
相思迢迢频入梦,梦驾两鸾从一凤。觉来毛发犹爽淅,目送征鸿度空碧。
山有蔬,水有鱼,幽涧有泉清可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wà)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fū)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道路留香不吝惜美女的脚步,久久敛束着丝罗袜如在水波上走。只见她那舞步如旋风,都不留下步履踪迹。
暗暗地穿着宫廷样式的鞋适合走路稳健,而并立两脚行路就困难。你说纤细美妙到何种程度,该是很难。要说“纤妙”,必须把妇女托在手掌上去看她的脚。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32-135
涂:道路,通途。罗袜:丝罗制的袜。凌波:起伏飘浮于波涛之上。风:旋风。行处踪:行经场所的踪迹。
偷:暗暗地。宫样:宫廷样式的衣裳,这里借指小鞋。双趺:脚。纤妙:纤细美妙。应:该。
上片描绘侍妓或歌妓的小脚步态。“审美理想渗透于审美感受之中,主宰着一定民族、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审美趣味、风尚和趋向。。”苏轼写作该词所带的审美倾向也不例外。“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特写侍妓或歌妓轻飘的步姿。莲上“承步”,“罗袜凌波”,如洛水女神飘在水面上。中国古代爱恋民歌就是承袭这种小脚美的审美观来吟咏“莲承步”,“罗袜凌波”的。“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特写轻飘的舞姿。正因为脚小舞起来就显得轻盈多了。飞舞起来如“回风”一般,且不留下脚印。对于这种迅疾轻盈的舞姿,苏轼是带着赞美的态度来评判的。
下片描叙侍妓或歌妓的小脚的痛苦与慰藉。“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描写侍妓或歌妓缠足所带来的痛苦。即是暗暗地想换穿宫廷贵夫人鞋,合适是合适,但不能并立站起来,走路更困难。宋代这种残忍的缠足审美观,使很多妇女痛苦一生,苏轼毫不回避地披露了这种痛苦与困难。“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纤妙是指人们以习惯的审美观为准绳,脚是缠得越小越“纤妙”。“说应难”,意思是用语言难以表达。“须从掌上看”,反映了苏轼虽然反对妇女缠足,但是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与审美上的局限性。
该词是苏轼站在欣赏的角度和批判的立场上,通过写侍妓、歌妓,披露缠足给妇女带来痛苦,对北宋社会这一陋习表示不满。该词有些庸俗,近乎游戏文字,不完全是“恶谑、恶趣”之词。
病馀憔悴拊空尊,子细思量意却昏。便觉阳和振枯槁,不须方士致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