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圃经年不惮劳,野人生意满东皋。种来芦菔从蔜吃,懒用随身却鼠刀。
猜你喜欢
玉纤屈损春葱(cōng),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绒:指绣线。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
秋日閒十日,面怀秋山空。
烟霞固常态,败叶铺山红。
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秃翁。
相看各萧索,事付不语中。
二轮固代谢,四季弭初终。
义霜素凄惨,温律复冲融。
相期保岁寒,木末回春风。
鲛宫波暖颔珠浮。戏潜虬。玉壶秋。一碧莲花,洋里水如油。
时有蒲帆环槛过,斜照里,过渔舟。
山灵何必赋高邱。短姑头。隔龙湫。有客翠微,听磬事寻幽。
顷刻仙风双桨送,杯渡也,稳于沤。
松顶巢成亦甚危,元和禅此太和归。
比丘随处心传异,刺史游山礼谒稀。
铭志土侵无几字,塔亭雨坏有孤扉。
一空四十年间梦,定业门前鹊自飞。
出郭四十里,孟冬天尚和。
风生帆力健,木落月明多。
小市人声散,长桥炬火过。
吾生几来往,抚枕独悲歌。
我守鄱君国,公时帅豫章。诗筒续元白,治境接龚黄。
流落来夔子,传闻侍玉皇。北门方卧护,帝忽遣巫阳。
风色凄其上碧山,一朝林木变红颜。幽人为惜深秋色,忘却驱驰古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