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别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
渺渺水波低赤岸,蒙蒙云气淡扶桑。
登临旧兴无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猜你喜欢
水边幽树忆同攀,曾约移居向此间。
欲语林塘迷旧径,却随车马入他山。
飞花著地容难冶,鸣鸟窥人意转闲。
物色可歌春不返,相思空复惨朱颜。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参考资料:
1、钱仲连等.宋诗精华二百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55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4-65
漾:吹过。脱:脱下。
被:让。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浮庵居士号多文,织就天机五色云。谱族远从虞帝出,经传长仰素王尊。
图南儗奋孤鹏力,冀北须空万马群。尚想淮山风月底,也因诗派续江村。
汉鄂尘飞路已迷,残兵早发向江西。岂知主帅输城邑,谩使偏裨效鼓鼙。
就缚呼天怀象魏,临刑吐气幻虹霓。酸风惨澹精魂远,龙马坪头战鬼啼。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晓梦未离金夹膝,
早寒先到石屏风。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边。舟人偶语忧风色,
行客无聊罢昼眠。争似槐花九衢里,马蹄安稳慢垂鞭。
杨柳绿成蹊,笼烟水面齐。啼莺深不见,骢马只闻嘶。
初日光犹暝,回风影渐低。吟行易成趣,归路未应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