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猜你喜欢
四坐且莫諠。
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
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
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
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
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
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
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
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
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
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
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
更听此声过。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yè)碧云斜。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参考资料:
1、顾农,徐侠著,花间派词传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90页
2、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程郁缀选注,中华古典名著读本唐宋词卷,京华出版社,1998.09,第25页
恨:离恨。天涯: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摇曳:犹言摇荡、动荡。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
“摇曳碧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遂初雅喜赋天台,墙月东边谩古怀。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
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
秋色延高台,台荒庙亦冷。
两三樵牧儿,投石试深井。
扶桑东望挂长虹,子晋缑山杳霭中。最是近来潇洒甚,箫声吹起大鹏风。
一片帘泉泻不休,别看喷玉出金虬。须教流下天津去,散作恩波润九州。
未叩三天竺,先过九里松。青葱表河润,夭矫失秦封。
云结诸天座,风和万壑钟。翔空尾鸾凤,坼地甲虬龙。
花满馀杭酿,脂充石室供。唯输道傍客,行止一藜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