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礼经闻往说,观宝著遐篇。岂如春路动,祈谷重民天。
苍龙引玉轪,交旗影曲旃。皮轩承早日,豹尾拂游烟。
地广重畦净,林芳翠幕悬。青坛出长畎,帷宫绕直阡。
秉耒光帝则,报献重皇虔。度谐金石奏,德厚歌颂诠。
三春润蓂荚,七月待鸣蝉。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不劳郑国雨,无荣邺令田。是知躬稼美,兼闻富教宣。
猜你喜欢
迢遥邾子国,此地拥朱轮。言携吴苑藻,去赋楚江春。
赤壁云霞古,香垆气色新。倘过湘水上,应忆吊原人。
姓名不欲乐人间,籍甚公卿举似君。
李白犹将奴力士,薛宣岂敢吏朱云。
数椽老屋,认秋柳垂门,夕阳闲冷。寻常百姓,那与乌衣邻并。
双羽交窥墨井。甚柳怯、花惊未定。玉堂历历巢痕,旧事思量如影。
荒径。烟惺露润。且等到冰天,玉梅花俊。宫莲红断,不照绿纱窗暝。
杏子花期已稳。也休管、关河秋信。如客光阴,日日玉栏长凭。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nuó)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
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
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
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参考资料:
1、萧枫,桑希臣编,唐诗宋词元曲一,线装书局,2002.01,第357页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319页
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
那:奈何的合音,对 ......怎么办。未休:未得安宁。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空:徒然。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