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猜你喜欢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fú)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kē)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本站。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题红:在红叶上题诗。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我们在秋天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秋风卷着落叶扑面飞来,碰到身上有时就像粘住似的,好一会儿才飘落地面。诗人此时,就有一片“辞柯霜叶”缠上了他。何以见得?因为在上文的气氛中,飞舞在空中的霜叶只会加深“落尽”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时的流连,才有可能启发诗人新的思考。霜叶“辞柯”而依人,这本身就沟通了“意同”的两者间的联系。“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其“飞来”完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脉脉的行为;而“题红”在其“红叶题诗”典故的原始意义上,则饱含着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小令别出机杼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云林秋气未全苏,卧对芳斋了若无。扰扰红尘谁辨此,一风差许石田摸。
胄筵五日有恩光,江介仁风藉奉扬。忧国万言逾痛哭,酬知一传剩循良。
家声忠孝须能继,祖德高曾未可忘。敢信凉飙无再热?箧中留取亦甘棠。
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凉含晚碧。
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一声无北客。
时平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
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断金金义薄云汉,潤视往往轻俗徒。
一时侪辈稍推许,二刘之外称三吴。
风云际会有早晚,一吴近已联朝裾。
四子徒怀经济术,蹭蹬今犹卧海隅。
苍生颙颙未苏息,天意其肯终舍诸。
丈夫遇则行所学,未遇不应为腐儒。
共约天台最深处,考定古今相与俱。
所冀激昂平日志,力取功名摅壮图。
谁知人事竟好乖,合并欲进还趦趄。
空堂独坐吊形影,仰天还觉兴长吁。
却忆长安日,相亲如友于。
一朝不会面,犹且嫌迹疏。
何况久睽隔,动见岁月除。
竟负鸡黍约,中心当何如。
窗间琴数弄,花下酒一壶。
自歌还自酌,此意君知无。
闻君南塘富山水,清虚旷绝如西湖。
好藏头角俟雷雨,他年同跃天之衢。
心清养浩。星尘无扰。近林泉、轮蹄不到。活计萧闲,任盈门、苔藓围绕。有满院、落花风扫。鹤鸣露冷,猿啼月皎。日相陪、松花瑶草。受用无为,也不曾、身外寻讨。悟衣珠、目前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