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夏阴成。
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猜你喜欢
沅(yuán)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xié)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zhé),青山明月不曾空。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明月清风放两头,一筇挑到古尼丘。而今老去无筋力,独坐江槎看水流。
酒浪摇春不受寒,烛花垂烬忽堆盘。
山川路邈人将老,丝管声遒夜向阑。
四海交朋更聚散,百年光景杂悲欢。
自怜病眼犹明在,更把名花半醉看。
树隐肩舆行款款,花催春鸟闹关关。苏公渡口云连水,宗道庐前雨满山。
春风迎我自江淮,岸柳将阴花渐开。尽室相看浮汶去,数山如画入船来。
微波夕照融当面,飞鸟长空近好怀。欲上济楼呼李白,月澄沧海玉为杯。
三载征蛮府,天涯笑语温。晨昏欣共数,冷暖不须论。
话旧成尘影,筹边验泪痕。相期崇令德,努力念师门。
冰开御水龙鳞细,日照宫梅麝炷烘。
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