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客来何闻,客去何嗔。左右前后惟此君。德不孤,必有邻。
猜你喜欢
风耆其武,波赫斯怒。油然者渊,未遽如许。
公子诛茅,不木不土。此君惠然,聿来胥宇。
望之温其玉,即之寒于冰。一饮五斗,一石解酲。众人皆醉石独醒。
争名不亢则朝者嘻,争利不赢则市者吁。君子无所争,必也弈乎。
吾生会如寄,俯仰岁月荒。
安得无尽境,寓乐穷时觞。
劫来古城隅,露坐荫石床。
皎皎月在野,山光映低昂。
诸公饮文字,歌黛何由将。
环客者谁欤,青青在吾傍。
此君有令质,简洁韵自长。
一扫尘土想,化作冰雪肠。
岁寒知几何,众木谁能霜。
独此抱身正,有耻逾平当。
高度竟凛凛,不以外物攘。
此会定清真,此怀为君忘。
西原驿(yì)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fén)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
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15-616
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此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而建。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在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激荡。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大块噫气一气同,条达万汇参化工。不教扶摇转羊角,五日一吹零雨濛。
唤醒枯槁皆蒙茸,假借秋鬓回春容。后来见说兰台宫,君臣相与论雌雄。
至今雌雄无辨白,几回拟问兰台客。便从平地欲泠然,结口土囊呼不得。
坐使六月七月背汗挥老农,燥土滴作兰塘融。赫赫炎炎濯无处,积威蓄锐尽数施玄冬。
一叶东来顺流水,怒号不肯吹船尾。转船又复投西去,蓬蓬依旧从东起。
试从逆境求诸己,可容不拜飞廉赐。谨勿颠狂蹈前辙,长不鸣条伴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