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见层岗与複岩,眼中夷旷似江南。
烟收绿野连青嶂,树阙朱桥映碧潭。
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
荒山数亩如堪买,径欲诛茆老一龛。
猜你喜欢
沅(yuán)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xié)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zhé),青山明月不曾空。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离却山门十八年,双亲慈爱阿娇贤。那堪归路西风急,空染尘埃半世缘。
蜃楼海市可成真,拟向瀛壶试买春。瞥眼莺花开万象,劳形日月走双轮。
识来文字常为累,除却金钱肯认亲。鸡犬连群天上去,低头自顾本凡人。
自出华山道,时时怀此翁。名园春定好,佳节远谁同。
社稷思君实,文章略季通。望中欢喜极,若坐小楼东。
莫嫌张三恶,莫爱李四好。
既往侂即晚,未来思又早。
见之亦何有,欻然如电扫。
恶既是磨灭,好亦难长保。
若令好与恶,可积如财宝。
自始而至今,有几许烦恼。
短亭过尽长亭到。未忍过征棹。天涯自是别离身。更折一枝杨柳、赠行人。
淮阴堤上残阳里,暮草连空翠。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
有底滑稽堪羡处,金莲烛里话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