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桃花落尽李花残,女伴相期看牡丹。
二十四番花信后,晓窗犹带几分寒。
猜你喜欢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mó)数声里。
少年贪玩,半夜鸡叫才睡,老年惜时,凌晨闻鸡即起。
遥想千秋万代贤士、庸人,一生都在鸡的鸣声中磨去。
参考资料:
1、程芳银著.清诗撷英.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05月第1版:210-211
2、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下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570-1571
3、徐庆宜编著.历代绝句精华三百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492-493
晓:破晓,天将亮时。少:少年。闻:听。鸡声:指晚上鸡鸣的声音。眠:睡。老听鸡声起:用“闻鸡起舞”之典。老:老年。
千古:长远的年代。消磨:意志与精力逐渐消失,或度过岁月。
此诗前二句选取“少”、“老”两种人对待鸡啼声的不同表现,以“少闻”而“眠”与“老听”而“起”作对照,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不同人的处世态度:年轻人听到鸡鸣声才上床入睡,老年人听到鸡啼声已起身了。这里,诗人以“少”和“老”的大跨度时间以及“闻鸡声眠”和“听鸡声起”两种对时间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使读者印象鲜明地感到时间的宝贵和充分认识时间之价值的重要性。其中,后一句暗用“闻鸡起舞”之典,写奋发向上之心,与前句作对照。后二句笔锋一转,由横而纵,由对个人的微观审视而引申到对社会、历史的宏观思考,拓宽了诗的思想视野,同时向读者展示了一部人类的历史:在千古万代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就在这送往迎来的鸡啼声中消磨了他们的岁月。其中,“消磨”二字颇耐深思:虚度固然是消磨,奋发也是一种“消磨”,人生苦短,鸡声无多,该如何“消磨”这“数声”,是诗人向读者提出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诗人虽然没有就此问题作出回答,但从前二句的鲜明对比中,诗人通过“寄情于言外”暗暗地透出了答案:时光如驶,人生世上,自当抓住分阴,于一番有利于国、造福于民的大事业。从字面上看,这是诗人就岁月的流逝发出的感慨,其中似乎饱含着诗人深深的哀怨,能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于平易中见奇崛,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不同的人读后产生不同的感受,或催人猛省,或激人上进。
全诗举重若轻,寓庄于谐,以小见大,虽然篇幅短小,文字亦浅近,但内容含量却很广,仅用二十个字,用日常生活中“闻鸡声”引起的一种微妙的感受,深刻地阐明了“时不我待”、“稍纵即逝”的道理,使人受益匪浅,可谓言近旨远,富有哲理,予人启迪。
赠策修门马首东,伶俜已忍十年中。谷寒不转吹邹律,羽退真遭过宋风。
诗以穷工宁数我,官因名折只思公。相寻粗整轮蹄了,人去长安已觉空。
朱峦蔚灵奥,云海互盘旋。阴霞绚石室,夹筱蔽清涟。
翠羽纷啁哳,琼蕊合芬妍。桂岭屯苍霭,桃蹊迷紫烟。
朝登郡楼望,佳气郁葱芊。挹景企嘉客,临风怀羽仙。
冥赏非偶惬,神理岂虚传。建德寡民务,山水发清弦。
顺性奚矫迹,知道在忘筌。非君秉渊尚,兹理谁为宣。
城头百尺神仙楼,湖上一点君山邱。逃虚客来览此胜,吹笛人去今何秋。
三湘苍蔚杜若老,九马踯躅鱼龙愁。凭君有酒且尽醉,莫使心与身为雠。
竹里茅茨白板扉,兴来随意卧牛衣。天笼平野前山远,水拍危桥过客稀。
钓罢得鱼沽酒去,雨馀种豆荷锄归。故人却在城南住,日日清觞四坐飞。
安得惊心语,疑真幸未真。谁能知我意,天乃夺斯人。
京国同游地,江湖独坐身。更堪风雨夜,愁绝欲沾巾。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従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前举与顿同试西京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