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妆罢幽闺坐,门前叫卖花。
春光用钱买,那得到贫家。
猜你喜欢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轻镳相逐。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幽欢难卜。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
鸡长风雨天如晦。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小颗含春,那许盘中,樱桃斗鲜。为粉香匀靥,微粘花露,彩毫描黛,淡吮松烟。
凤管调来,鹅笙炙去,一曲清歌莺溜圆。评茶味,任瓷磁深浅,尝尽甘泉。
休随梁燕呢喃。且教语鹦哥铁马前。爱瓜犀难见,茜凝羞郑,丁香半露,猩滴惊樊。
懒嚼红茸,愁沾绿蚁,惯使纤纤剔未闲。移情处,在轻轻一笑,百媚嫣然。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zhàng)夕,卷(juǎn)幔(màn)五湖秋。
画壁馀(yú)鸿雁,纱窗宿斗(dǒu)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云门寺坐落在东山脚下,山花在暮色中格外清幽。
悬灯见夕阳中千峰矗立,卷起帘幔想五湖的清秋。
古老壁画上只剩鸿雁在,纱窗上点缀着星宿斗牛。
怀疑地势高峻天路已近,在梦中和白云一起遨游。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0-211
云门寺: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始建于晋安帝时。云门寺阁:指云门寺内的阁楼。香阁:指香烟缭绕的寺中阁楼。即云门寺阁,诗人夜宿之处。东山:云门山的别名。象外:犹物外,物象之外。
千嶂:千山、群山。嶂:像屏障一样陡峭的山峰。卷幔:卷起帐幕或帘子。五湖:太湖的别名。
画壁:绘有图画的墙壁。馀:留存。一作“飞”。纱窗:糊有细密纱网的窗子。斗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泛指天空中的星群。
天路:天上的路,通天的路。
此诗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太湖。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其实,在茫茫夜色中,纵然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五、六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可见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像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色。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疑”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
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无间。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宿”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高”与“古”。艺术结构上颇见匠心,体现了诗人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审美追求。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金山山月下,清夜洞门开。说法林猿听,焚香野鹤回。
欲寻苏学士,更上妙高台。怅望情何极,难将客思裁。
吴中《柳枝》伤春瘦,湖中《竹枝》湘水愁。
说与钱塘苏小小,《柳枝》愁是《竹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