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已觉寻芳去较迟,千林红紫总纷披。几经夜雨能无恙,试问春风竟不知。
斜日游蜂应有梦,野亭立马已多时。殷勤却是江南客,曾擘冰霜寄一枝。
猜你喜欢
解报花消息,江边有好风。吹香四时别,问讯几人同。
梅坞难藏白,桃蹊岂借红。但能长检校,定不酒尊空。
巢松注想匡谷,棹雪空怀剡溪。岁月满腔愁谱,都从烟雨凄迷。
南浦(pǔ)凄(qī)凄别,西风袅(niǎo)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参考资料:
1、张学文编著.《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1:221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01-902页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别:分别,别离。袅袅: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莫:不要。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一旬天再雨,惠泽夜来深。震发雷霆事,荣华卉木心。
问年如隔并,阅日屡辛壬。安水江千里,良田亩一金。
劭农非有术,望岁忽为霖。雊雉依青陇,跳鱼出废涔。
梦成池上作,喜见洛生吟。破敌联飞镞,高张信雅琴。
绪风开昼色,迟日媚花阴。更有资清兴,连峰映碧浔。
涨海穷炎裔,方舟利涉劳。岛青云树合,潮白雪山高。
挂席嗟蓬梗,分簪念尔曹。始知川上喻,逝者自滔滔。
繁云初弄日,累霭渐韬霞。
夜色连空迥,春英入望赊。
白霓分羽卫,青女乱簪珈。
栩栩思轻蝶,飞飞欲尽花。
琼瑰才琐屑,龙凤忽交加。
骋岁邀难驻,便轻去莫遮。
似因风伯力,偏助水官夸。
阔布漫天阵,低成匝地洼。
升阶方浸润,投隙任欹斜。
杂逻争排拶,纵横类攫拿。
怙阴方汹汹,畏日尚哗哗。
遇坎宁辞险,投荒忽匿瑕。
谁能问轸域,何处辨隆窊。
眺远眸增眩,惊深吻尽呀。
势包夸海若,功盖补天娲。
赋象随开巧,嘘枯与物华。
黏枝拳宿鹭,折笔响翻鸦。
迳没虫书藓,滩平鸟篆沙。
冻池静凫鹜,衰草伏麋麚。
弱柳封腰束,停莎老髻丫。
圆方杂圭璧,牝牡失骊騧。
砌走冯夷蚌,檐垂白帝蛇。
趋明惊吏愕,唱晓误鸡哑。
表沴愁交积,占丰信有涯。
平施入穮蓘。馀润到蓬葭。
获早车应稇,稌多垄看秅。
沽帘迎路矗,赛鼓集祠挝。
梁苑曾延客,蓝桥正忆家。
剑歌悲杂缶,陶饮乐胜吁。
更觅刘及伴,相从咏雪车。
先生覃怀来,复向覃怀去。怅望难久留,离魂袅烟树。
忆昔读书舍,寄在蓬莱宫。长松挂海月,短章留春风。
同窗四五人,肝胆如一身。虽存经济志,亦与云萝亲。
先生时来过,谈笑共抵掌。赤水涉波澜,玄珠讥象罔。
别来三年馀,相思空寄书。死者不可见,生者犹离居。
归时见故人,为问平安否。紫气映冥鸿,夜夜频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