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君向杭城去,兹游似马迁。应传越客酒,先泛楚人船。
入郭湖天迥,观潮海月圆。因君话禹穴,高兴亦飘然。
猜你喜欢
哀筝一弄湘(xiāng)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yán)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dài)低。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张也真吾友,今年见老成。自彊虽不息,积习亦诸兄。
曲讲闻师泛,题诗使客惊。莫如班定远,投笔笑诸生。
綵云宫殿月阑干,翠袖春风倚暮寒。马上琵琶愁未已,不须重展画图看。
漫向溪头折柳枝,罗衣香透蝶先知。骅骝也似知人意,路绕丛花立片时。
阳春有脚渡江来,庶汇丰昌入化裁。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
青祁适举棹,绿芷满芳洲。乱山昏渐匿,平湖晴不流。
故人久去国,此处曾同舟。烟尘西北路,望断意难休。
君不见西汉梅子真,精魂化作花中神。君不见开元宋广平,辞语采得花中英。
铁石心肠赋偏丽,神仙风韵气独清。江南十月芳信早,萼绿花开照晴昊。
玉树皎如冰雪明,诗人吟到乾坤老。万松岭下月昏黄,忽忆故人天一方。
折得繁花无使将,空山月落遥相望。霜寒野迥闻残角,撩乱漫空香雪落。
长啸曾惊洞口猿,高吟欲借山头鹤。几回踏雪过溪桥,满眼白云寒欲飘。
倚竹相看攲翠袖,归来三日香不消。扬州岁晚花犹盛,闻说东皇消息近。
笑问花神不肯应,为君倾倒酬清兴。我歌梅花引,劝饮君莫辞。
大羹调以黄金鼎,旨酒酌以白玉卮。气转洪钧在顷刻,挽回春意非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