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家东海头,门前潮水鸣朝昏。自从江淮来,不闻潮声见潮痕。
别淮入徐沛,日日对黄河。河流浑浑东到海,我不如何愁奈何。
河中半月馀,逆流千载折。南风喜人北风怨,忆著潮声梦吴越。
下水复上水,行行抵直沽。我家门前旧潮水,忽复见之当海隅。
忆我去家正月末,桃花水生洲渚阔。今我忆家春欲归,月缺半圆潮水落。
潮落当更长,月缺当更满。月色潮声无尽时,天地久长人世短。
明朝又北去,见月不见潮。潮头有鱼好寄信,欲持尺素托波涛。
猜你喜欢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这首诗是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尚雅的旨趣。我国自古就有“诗庄”的传统,语言庄重而优雅是古典诗歌的特色。诙谐游戏和詈骂的文字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当作游戏、调笑的工具,初见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李商隐《俳谐》,到晚唐时仿效的人便多起来。严羽《沧浪诗话》称宋诗“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苏轼却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萧瑟北林声,云如万马行。坐中高阁雨,天外几峰晴。
向浦帆光湿,依人燕羽轻。罗浮开一面,悽切未归情。
霁月光风洒落人,与君同调太怜君。
不须叹息知音少,后世岂无扬子云。
丹桂花开八月中,天香飘落引秋风。人间亦有淮南树,一夜吹香到月宫。
青兕文场旧霸才,登坛曾敌万人来。图南此日联镳返,逐北他时奏凯回。
灯影钗光迷扑朔,矛炊剑淅莫迟徊。伫看直捣黄龙日,拂袖归来再举杯。
河汉迢迢天宇开,静闻灵籁起高台。千峰凉雨窗前急,万壑惊涛树杪来。
燕塞乍飘清角断,汉宫时动暮砧哀。思乡越客情偏切,中夜披衣听几回。
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须为圣代无双物,
肯逐将军卧九泉。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
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