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仁政惟敦本,躬行岂好夸。
舞停衫颺雪,盘藉绮如霞。
童马争骑竹,村庞息吠花。
向来观馌地,和气满家家。
猜你喜欢
借屋复借屋,屋借恶客主人哭;本言借半暂居停,转瞬主人被驱逐。
亦有不逐主人者,日爨主薪食主谷;主人应役如奴婢,少不如意遭鞭扑。
或嫌湫隘再迁去,便将主屋向人鬻;间逞豪兴构新居,在在隙地任卜筑。
东邻取土西邻瓦,南邻移石北邻木;旬日之间庆落成,四邻旧巢皆倾覆。
加之警息朝夕传,土著尽编入册牍;昼不得耕夜不眠,执殳荷戈走仆仆。
此地聚庐数百年,贫富相安无觳觫;自从恶客逼此处,丁壮老稚泪盈目。
人言胡虏如长蛇,岂知恶客是短蝮!
烽火兼舟楫,艰危四十馀。几为弓外鹄,一葬海中鱼。
债岂他生偿,名应狱吏书。闲来寻旧将,追问乱离初。
裁得尺锦书,欲寄东飞凫。胫短翅亦短,雌雄恋菰蒲。
紫泥何日到沧洲,笑向东阳沈隐侯。黛色晴峰云外出,
縠文江水县前流。使臣自欲论公道,才子非关厌薄游。
溪畔秋兰虽可佩,知君不得少停舟。
江上重门掩夕阴,小轩灯火夜沈沈。醉来不省窗前雨,卧起还调膝上琴。
春草池塘牵藻思,杏坛风韵入徽音。卯君不管吟边兴,遥放书声出远林。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参考资料:
1、教育网.游园不值
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博洽人为史,循良吏得师。谋谟当启沃,出处系安危。
鹗立通丹地,龙章近赤墀。咨询唐典故,笔削汉官仪。
结客多青眼,承家最白眉。浩然无害气,汪若有容陂。
慎独仍三省,操危任百罹。谁嘲玄尚白,自信涅非缁。
俯仰俱无怍,幽明两不欺。爱君心匪石,忧国鬓成丝。
券外真毫末,樊中足坦夷。闭门因拂袖,展卷代支颐。
远览迷千古,高怀自一时。海非蠡可测,豹岂管能窥。
能事推天禄,威名到月支。孔融徵已晚,安石起何迟。
不待南飞雁,贪悬左顾龟。向来鹦鹉赋,此去凤凰池。
揭揭英灵气,巍巍柱石姿。衮衣须我补,霖雨更谁为。
贱子端何者,先生颇识之。几年当顾盼,今日倒炉锤。
解榻徐生入,弹冠贡子知。青蝇休点污,白璧漫瑕疵。
鍊句终乖律,看书正阙疑。地偏如有避,交淡欲无私。
瘦马终千里,寒灰待一吹。西江如可激,毕命守轩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