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禅室遥看峰顶头,白云东去水长流。松间倘许幽人住,不更将钱买沃州。
猜你喜欢
云门若邪里,泛鹢路才通。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际月,飗飗杉上风。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再来期春暮,当造林端穷。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龙宫临水国,鸟道入烟萝。
海旷知天尽,山空见月多。
鹤归僧自老,松偃客重过。
便欲依禅寂,尘缨可奈何。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zhàng)夕,卷(juǎn)幔(màn)五湖秋。
画壁馀(yú)鸿雁,纱窗宿斗(dǒu)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云门寺坐落在东山脚下,山花在暮色中格外清幽。
悬灯见夕阳中千峰矗立,卷起帘幔想五湖的清秋。
古老壁画上只剩鸿雁在,纱窗上点缀着星宿斗牛。
怀疑地势高峻天路已近,在梦中和白云一起遨游。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0-211
云门寺: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始建于晋安帝时。云门寺阁:指云门寺内的阁楼。香阁:指香烟缭绕的寺中阁楼。即云门寺阁,诗人夜宿之处。东山:云门山的别名。象外:犹物外,物象之外。
千嶂:千山、群山。嶂:像屏障一样陡峭的山峰。卷幔:卷起帐幕或帘子。五湖:太湖的别名。
画壁:绘有图画的墙壁。馀:留存。一作“飞”。纱窗:糊有细密纱网的窗子。斗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泛指天空中的星群。
天路:天上的路,通天的路。
此诗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太湖。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其实,在茫茫夜色中,纵然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五、六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可见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像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色。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疑”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
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无间。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宿”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高”与“古”。艺术结构上颇见匠心,体现了诗人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审美追求。
山寺宜静夜,禅房开竹扉。支公方晤语,孤月复清晖。
一磬响丹壑,千灯明翠微。平生厌浮世,兹夕更忘归。
共餐鲈一箸,各饮酒三升。
空去主人睡,明朝醉未兴。
信宿人还去,乾坤此驿亭。皇华随处转,羲驭为谁停。
鸟带林光夕,云含海气腥。南归犹倥偬,何日谢山灵。
支离那可道,摇落倍凄然。归梦将秋月,愁心对暮天。
吴山苍霭断,楚树白云连。日夕凉风动,乡原若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