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巍冠广厦诵虞唐,冷笑诸儒屋壁藏。卷轴随车虽土苴,末流清润尚堤防。
猜你喜欢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这是一首抒情词,是抒写自己归隐情趣的。它以“三贤高会”为枢纽,写作者同赵昌父、陶渊明的神交,并以渊明自许,写得若即若离,如梦如幻,动人之至,亦传神之至。
对于陶渊明,作者将其视为异代知己。在人品与诗品方面,赵昌父和陶渊明颇多相似之处。据刘宰昌父墓志说:先生在太和,便座有斋,榜曰思隐。盖当筮仕之初,已有山林之思。在官清苦,唯以赋咏自娱。以是受知于乡贤杨万里。赠诗有云:“西昌主簿如禅僧,日餐秋菊嚼春冰。”“劝渠未要思归隐,且与西昌作好春。”又赞云:貌恭气和,无日下推敲之势;神清骨耸,非山头瘦苦之客。一笑诗成,万象春风。刘后村跋其诗云:近岁诗人,惟赵章泉五言有陶、阮意。(转引自《宋诗纪事》卷五十九)可见赵昌父在淡泊名利、思归山林方面同陶渊明何其相似!
这首词大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写成的。词的上片咏叹陶渊明。开头两句写陶渊明的超脱与情趣。言人间万事,纷纷扰扰,陶渊明一笑了之,而于萧瑟秋风之中,把菊东篱,聊以自娱,的确如作者在另外的词中所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木兰花慢》)“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念奴娇·重九席上》)何其潇洒,又何等风流。“须看”二句写陶渊明的凛然生气。言陶令虽然作古,但仍生气勃勃,和南山一样万古长青,永存于天地之间。真可谓陶渊明的异代知音,如陶令泉下有知,定当兴奋不已。词的下片写“三贤高会”。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汉至唐以三贤相称者代不乏人。韩愈《后汉三贤传》以王充、王符、仲长统为三贤;司空图《三贤传》以房玄龄、李靖、魏征为三贤;宋人贾黯以谢绛、范仲淹、孙甫之翰为三贤;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故作者在下片开头说,作为古圣先贤,作为古今诗人,情趣和意味高尚,语言训练有素,古往今来,无不如此。而作者同赵昌父、陶渊明,作为“三贤”也是如此。表现了作者和赵昌父在淡薄名利、乐于归隐诸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咏陶渊明也就是咏赵昌父,也是咏自己,是二是三,已达到浑然莫辨的境地。“谁知”二句写对赵昌父思念之意。渊明一生嗜酒,因“抱病多年”,不能不止,在这点上作者与之相同;渊明赋《停云》诗,以表达“思亲友”之意,而作者以停云名堂,且隐括渊明《停云》诗入词,与陶渊明也完全相同,因知所谓“止酒停云老”指陶渊明,也是作者自指。所以这两句实际是说有谁知道我辛弃疾独立斜阳,细数过鸿,企盼得到你赵昌父的来书呢?这形象是多么鲜明生动,这友谊是多么深厚真挚,而作者却把深厚的友谊寄寓于一句淡淡的情语之中,又是多么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何处重占处士星,草堂突兀夜灯明。
风流已与人都尽,手泽空怜物有情。
依旧短墙围野色,不禁高树起秋声。
伤心未了生前约,渔子沙头一棹横。
海棠枝上莺啼巧。声声唤起春眠早。红露湿弓鞋。亭亭下玉阶。
千枝开遍处。纤手还重数。蛱蝶绕钗梁。归来两鬓香。
江村归去见闲田,屡遇尧汤水旱年。秋气萧条连井邑,烟光惨澹自山川。
虚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忧杞国天。多事刘琨空起舞,鸡声误却半宵眠。
衡阳古胜郡,齐民颇淳质。富饶几维扬,朴静类高密。
易将诚心感,难以威势屈。水宿亦安枕,岩扉不施荜。
太平得良守,条教尽归一。人方乐简治,自为宜老佚。
穷通有定数,舒卷犹古帙。深思已诣理,达观岂言物。
屡尝登宾阶,每许脱朝绂。共谈海鹏志,不道塞马失。
金声发锵锵,宝肆容瑟瑟。遂回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赓咏酬真乐,聊以歌化日。珷玞难重陈,黄玉似蒸栗。
红莎绿箬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
佳人却恨,等閒分破,缥缈双鸾影。
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
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久坐俯潺湲,流清诗思悭。跳珠鸣藓石,淙玉下松关。
此日耳尘静,几人心地闲。抽琴作新曲,归去要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