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晨登鍊丹台,云磴互盘曲。五月居高明,旷远穷望目。
雨洗炎尘净,凉风动梧竹。遥峰明晚翠,近濑漱寒玉。
联镳得骢骑,杖策偶驰逐。诗留纸上云,酒散樽中绿。
坐久独归迟,鸣驺出空谷。
猜你喜欢
西风瑟瑟又惊秋,绿暗园林雨乍收。金井自寒连晚照,玉箫中断起离愁。
江清水落芙蓉岸,夜永香沈翡翠楼。勋业未成空揽镜,生憎白发已盈头。
披襟出兰畹,命酌动幽心。锄罢还开路,歌喧自动琴。
华灯共影落,芳杜杂花深。莫言闲径里,遂不断黄金。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jī)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jiǒng)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chóu)。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qi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sōu)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jù)足道,欲去令人愁。
寺院高出飞鸟之外,青青峰顶戴着红楼。
顺着峭壁来到半空,心中欢喜登上山头。
只觉宇宙顿时开阔,俯看三江滔滔水流。
天睛气朗远望蛾眉,好似在那波上浮游。
烟气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
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
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阵雨时时飘下龙湫。
寺院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
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三二渔舟。
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
身为一官本不足道,辞官离去又觉忧愁!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六):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2-154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出:高出。
搏:攀缘。跻:登。
殆:大概,这里有只是之意。阔:深广。三江流: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嘉州地处三江会合处。
峨眉:峨眉山,在嘉州西部约六十里处。
迥:远。旷:空阔。烟景:风景。豁:明朗开阔。阴森:幽暗阴郁的颜色。棕楠:棕榈树、楠树。
割:弃。区中缘:尘世缘分。
回风:旋风。虎穴:与下文“龙湫”均未详其处。片雨:阵雨。当:临。
僧房:指寺院。蒙蒙:云雾迷茫的样子。飕飕:阴冷貌。
回合:回环盘曲。郭:外城,此处指嘉州城。寥落:稀疏。
胜概:锦绣山河的美丽风光。端倪:边际。天宫:天上宫殿,此处指凌云寺。淹留:逗留。
讵:岂。
作此诗时,诗人已届暮年,虽然历经坎坷但壮志未酬,歌行雄健之风依稀可见。
开头两句,“”仍保留盛年时的风格。写凌云寺高耸之貌,借飞鸟青峰映衬,突出了凌云寺的高峻壮丽。飞鸟与青峰,从地面上看,都是高空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凌云寺却高出飞鸟,跃出青峰。起笔遒劲,形象传神。把寺上红楼比喻为戴帽,凌云寺俨然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佛寺如此奇伟,现在得以于半山腰攀援登临,自然是“喜得”之事。
然而,“喜得登上头”的喜悦,主要不在登寺本身,而在于凭高远眺,开阔眼界,拓宽胸襟。因而在咏寺之高以后,紧接着语气一转,抒发出“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的情思。如此,从写寺过渡到写寺外的宇宙三江,峨眉烟景,就显得合乎自然了。
身登高寺,峨眉山景,尽收眼底。写峨眉山,一咏一叹,用了六句。“迥烟景豁,阴森棕楠稠。”今日天晴气朗,得以看清楚了峨眉山的状貌:山岭蜿蜒起伏,如波涛滚滚;辽远的云雾似袅袅青烟,使山景空旷浩茫;棕树楠树漫山遍野,蓊郁阴森,一派肃穆。以上四句勾勒峨眉山景,接着直抒胸臆,发出慨叹:“”诗人眼界高远空阔,触景生情,故有此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诗人看破凡尘,对纷扰的世俗产生了厌倦情绪,希望超凡脱俗,云游尘外。有了这番念头,才把眼光转向佛寺内部和佛寺的周围环境。
“”虎穴洞、龙湫潭都在附近,山风回旋,细雨濛濛,这是寺上的气象;“”间间僧舍,如蒙蒙云朵,若水月光,寒气袭人,这是寺中气氛;嘉州府城,坐落山下,片片风帆,撒于江面,这是寺下景象。
写罢诸景,又是一番慨叹:“”寺美景无边,诗人很想在这宝刹天宫之中长留久住。然而,虽然“一官讵足道”,是“欲去令人愁”,最终只落得满腹忧愁。诗人到嘉州后,心情一直很不舒畅,这在此时的一些诗作中屡有反映。这首诗中说“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并且最后以“愁”字作结,正概括了这一时期诗人的心境。
此时诗人的情绪,显得有些消沉、悲观,写作手法上也与先前不同,不是一气写景,高调抒情,而是边咏边叹,一咏三叹,错综起伏。这大约与安史乱后唐朝江山颓败、诗人壮志未酬的心境有关联。
山馆雨初歇,村园菜正肥。
摘花引寒蝶,冉冉过篱飞。
蹑屐凌尖绝,千冈一振衣。望通穷海阔,身等半天巍。
披草逢幽径,随云度翠微。未须愁日暮,明月可同归。
绝业名山幸早成,更何方法遣今生。
从兹礼佛烧香罢,整顿全神注定卿。
曾从文皇羽猎雄,凌歊袁谢擅江东。花边解语驰清禁,檐外钩香纫绮丛。
乐府厌闻歌赤凤,衮衣何必尚华虫。彩豪自映輶轩笔,尽载方言入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