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漫漫阳春不见秋,人生得意总忘愁。
茱萸谢尽芙蓉发,清夜吹笙月满楼。
猜你喜欢
对镜添惆怅,凭谁论古今。
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
每念苍生苦,能怜荡子吟。
晚来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沅(yuán)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xié)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zhé),青山明月不曾空。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古刹来何世,高游适此时。山光还小榻,花影泛浮卮。
蛮俗旋旋改,天机滚滚奇。百年弦管外,谁见武城碑。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已行初历,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玄宫雪后净芳埃,环佩千门曙色来。仙仗不随青帝改,瑶城疑逐化人开。
龙鳞映日层层合,凤甃惊风片片回。闻道汉祠先奏瑞,岂应梁苑复论才。
近林萧条无可薪,远山猛虎啮生人。寄言城市游盘子,何地生涯不苦辛。
小小檐间燕,翁翁傍母飞。弄音喧绣幕,学舞戏春晖。
拾絮穿花过,衔泥掠水归。终辞白屋去,还向玉楼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