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封谁遣上天关,垂死行踪瘴疠间。万里独悬羁客泪,九重曾问逐臣颜。
天回北极龙楼迥,日涌南溟象郡閒。绝塞梅花题咏夜,可无魂梦到朝班。
猜你喜欢
祖帐燕城外,仙查潞水滨。挂冠辞日月,投袂出风尘。
节槩虞翻亮,心期贺监真。五湖深买宅,三辅剧埋轮。
磊落千言疏,嵯峨万折身。罗浮云唤客,大庾雪迎人。
绝徼孤行戍,长途数问津。鸿冥初返越,鷟举更游秦。
剑气双钩跃,炉香八座亲。才高元诲忌,道直叹无邻。
勇退占贤达,遐思悟屈伸。金台驰骏骨,玉陛盼龙鳞。
黄菊浮村艳,丹枫抱驿新。暮岚藏岭树,秋色露江莼。
北斗名逾重,东山望未湮。列营屯虎豹,飞阁耀麒麟。
赤舄应无棣,玄纁自有莘。沉沉合宫夜,前席候经纶。
纯甫自捧金鸡赦,归奉严亲五湖社。闭户初怜此身得,傍人再讶除书下。
毋论当路急需贤,我自凿坏犹劝驾。繁霜臈作吴门冰,劲节与之斗崚嶒。
畴当鼓枻如渔父,谁不呼舟并李膺。此时绛灌须辟易,此际屈贾仍冯陵。
承明玺郎初儤直,万里天颜今咫尺。臣直转彰人主仁,君肥却虑吾民瘠。
光禄艾卿赵宫赞,握手生还玉门色。赵子夙昔同襟期,艾卿亦忝文字知。
但令朝着有三益,容我衡门歌四维。君不见发弩健儿纵鼷鼠,又不见埋轮使者宁狐狸。
丈夫有才莫小用,他日舜世肩皋夔。
又名: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yàn)那从北地来。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本站。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那:为何。北地:北方。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茫茫桑乾河,晓日浴其内。长风鼓洪波,涌作征人泪。
层冰当路如断山,冰棱齿齿衔空船。搪撑邪许百夫力,失势惧陷蛟龙渊。
河名无定良有因,奔流欻忽愁煞人。东西一发阅来往,那不束马悬车轮。
桑乾河,流不歇。我来正值十一月,马蹄砰訇响寒铁。
黄沙糁空吹作雪,肌肤冻皲衣带结。役夫争先矜利涉,肩脊相摩毂相齧。
船头唱歌兴超越,更无人念箜篌妾。
骢马拂绣裳,按兵辽水阳。西分雁门骑,北逐楼烦王。
闻道五军集,相邀百战场。风沙暗天起,虏骑森已行。
儒服揖诸将,雄谋吞大荒。金门来见谒,朱绂生辉光。
数年侍御史,稍迁尚书郎。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同时献赋客,尚在东陵傍。
庭院阴阴覆薜萝,尚书祠墓此岩阿。长才只合从簪笔,晚节犹教学枕戈。
毕竟圣明持法恕,空闻门馆受恩多。平泉花木浑无恙,几辈西州掣泪过。
派别从金口,江行过玉沙。风湾迂八叠,烟渚会三叉。
柳老馀春色,尊空负月华。端如退之语,江远共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