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豆向春种,黄檗向春生。薄雾隐三星,有心不分明。
猜你喜欢
欢意如灯花,引人不成卧。相对恨无油,明明心易过。
与郎好,犹不及琵琶,时得郎回抱。
欢掷芙蓉花,悴如菉葹草。欢不见侬时,芙蓉也应好。
雨昏连夜催炎暑。暑炎催夜连昏雨。长簟水波凉。凉波水簟长。翠鬟双倚醉。醉倚双鬟翠。香枕印红妆。妆红印枕香。
畿邑三年令,先声百里春。
公朝勤恤隐,吾道足亲民。
不作劳人想,犹堪发刃新。
从渠清俗论,峨豸已知津。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tán)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yán)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ǎi)碧氛(fēn)氲(yūn)。
说好了今天前来拜访你,现在却只看到空空的书斋,而不见你的身影。
这时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
门前的小路已长久没有人迹,只有成群的鹿儿快乐地玩耍。
只有和衣小憩于枕席之上,在氤氲的雾霭中,恭候你的归来。
参考资料:
1、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3-154
空斋:空屋。
涧花:山涧里的花。涧,指高冠谷水。暮雨:傍晚的雨。潭树:水潭边的树。潭,指高冠谷中的石潭,名高冠潭。
门径:当门的小路。
山霭:山上的云气。氛氲:云雾朦胧貌。
此诗前两句“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点明事由,作者来到高冠谷口来拜访朋友,却只见空屋不见人影。大概正因为未见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风景和幽静的环境。“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山涧的花在暮雨之中红艳似火,潭边的树为春云笼罩暖意顿生,着实迷人;“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门前的小径人迹罕至,靠近屋檐的山峰上常跑来鹿群,何其幽静。“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屋子里的衣裳和枕席,全被碧色的山雾弥漫侵吞,他的乐于隐居之情溢于言表。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人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此诗颇见出岑参写景绘物的不俗功力。诗人艺术嗅觉的灵敏及善于捕捉平凡景物中独特的意蕴,于此诗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好新奇巧妙的想象的审美意趣。如三、四句“然”、“暖”二字,即构思巧妙,新人耳目,沈德潜评其“工于烹炼”(见《唐诗别裁》卷十),甚是。全诗优美清幽的环境刻画,渗透着诗人对田园野趣、隐逸生活的追慕和神往,而这种情感又不露声色地隐含在诗人对自然风光细致独特的描写中,这又是岑参诗歌的特色之一。
肩舆好日相将去,草色城阴潦未乾。九院雨声收晓栋,六朝人影散晴澜。
綵船只在人间度,朱阁还来镜里看。疑是水仙歌舞地,练裙罗衱淡妆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