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议在天下,如人有元气。
平居失护养,一旦可胜讳。
神丹卒难求,百疾起如蝟。
奄奄息仅属,熟视吁可畏。
大义在春秋,遗迹悲汉魏。
君看徐孺子,底物视富贵。
猜你喜欢
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堂堂韩有功,英概今可想。
从父有彦远,早以直自养,始终临川学,力守非有党。
纷纷名佗师,有泚在其颡。
二公生气存,千载可畏仰。
琅琅诵诗书,尚记两髦髧;谁料七十年,沉滞终坎窞。
炊突映茅庐,日暮烟惨惨,忍穷端已熟,抚事空自感。
狂言悔噬脐,众訾惊破胆。
尚有爱书心,还如嗜菖歜。
余龄垂八十,虽惫犹强饭,正如老病马,风沙时一喷。
玉关眇何许,道里何啻万。
目中堠历历,欲进不能寸。
矫首望秋空,徒羡霜鹘健。
薶骨亦何悲,吾非麒麟楦!
去国己酉冬,忽见十颁历。
衰残口两齿,困厄家四壁。
时看溪云生,饱听檐雨滴。
悠然度寒暑,何处著欣戚?幽人岂知我,月夕闻吹笛。
何当五百岁,相与摩铜狄?
闲居寂无客,柴门昼常关。
孤舟小於叶,放浪烟水间。
树暗杨梅村,露下白莲湾,钓鱼樵风泾,买酒石帆山,向来支许辈,恐亦无此闲。
道逢若耶叟,握手开苍颜。
荷鉏草堂东,艺花二百株;春风一朝来,白白兼朱朱。
南列红薇屏,北界绿芋区,偃蹇双松老,森耸万竹臞。
余地不忍茀,插援引瓠壼。
何当拂东绢,画作山园图。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juān)娟魄(pò)自寒。一片砧(zhēn)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suō)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
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本站。
精华:月亮的光华。半轮:残月。
闻笛:听见笛声。倚栏:倦倚栏杆。缘:缘故,原因。何:为什么。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咏月诗。
经过前面一番艰苦的探索之后,香菱终于摸到了做诗的门径,因此此诗一出,就顿放异彩,成为一首具有真正艺术美的作品。诗的首联起句就显得气势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上言浓密的云雾终究难以遮盖纯净皎洁的月光,实则暗示象香菱这样才情横溢的女子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从而传达了学诗必能成功的坚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与诗人的身世紧紧的联系起来,咏月而又咏人,两者水乳交融。“影娟娟”写月亮修美的外形;“魄自寒”,指月质清寒的特性。犹如香菱姣好的容貌中深藏着一颗凄凉又寥落的苦心。这位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却不幸沦落为粗鄙陋俗的呆霸王薛蟠之小妾,她痛苦的泪水永远是流不远的。因而这种顾影自怜的幽怨之情调,便在诗的颈联中委曲的道出:“一片砧声千里白”,以“一片”与“千里”对举,让“砧声”与“皎月”浑融,既写出了地域之广远,又道出了愁思之绵长,而且这种愁思,乃是由砧声(即妇人们在月夜中的捣衣声)所引发的。这里隐曲地传出达了香菱对远在江南的丈夫薛蟠的思念之情,因为薛蟠虽然与她并无谐和恩爱之情份,但从名份上来说,他毕竟还是她的丈夫,何况香菱除了他以外,并无一个亲人。接下的“半轮鸡唱”一句,仍然以景托情,则此时因见时光流逝而尝尽了不眠滋味的这位女诗人,便把满怀的愁绪,一腔的心事,尽托付这默默无言的半轮残月中,使客观的“月”与主观的“情”得到有机的融合,达到了诗美学上所谓“不隔”的艺术境界。
诗的颈联又在境界上作深一层的开掘,让这种深沉的哀愁扩散开来,使之具有更有为普遍的意义:同一个凄清的月夜,不知有多少身穿绿蓑的游子漂泊江上,因闻笛声而垂涕;又不知有多少红袖佳人徘徊楼头,倦倚栏杆而出神。因而这月夜中的愁思,就不仅是属于香菱本人的,也还是属于千千万万个与香菱有着同样的遭遇的伤心人的!这乃是一种亘古至今游子思妇所共有的绵绵愁恨!
诗尾联归结为无可奈何的感喟:“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嫦娥因偷食长生不老药而不得不飞升登上月亮,与她的意中人后羿永远分离,想来她孤独凄凉的心是和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故此处借嫦娥的一问,就问得新奇且意趣,并且诗的句意既做到曲折又能紧扣诗题,笔法老练而又寓意遥深。在小说中,众人评这首诗曰:“新奇而有意趣”,就不是毫无根据的溢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