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君家枢相扶天极,气凌霜雪忠贯日。
史家有笔叹无人,今有此人无此笔。
君侯名家千里驹,拱璧盈尺径寸珠。
合登清庙荐六瑚,合参豹尾随属车。
胡为小缓云间翮,竭来螺浦分风月。
开轩不与俗客谈,明月清风入牙颊。
只今上印去朝天,春风玉笋催缀班。
相门有相君勉旃,凌烟再写进贤冠。
猜你喜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táng)。
停船暂(zàn)借问,或恐是同乡。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本站。
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暂:暂且、姑且。借问:请问一下。或恐:也许。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平凡,而表现手法不凡。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却拥有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前日徒嗟与世违,从今绝世心事微。
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
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
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
何年种芝白云里,人传先生老莱子。消磨世上名利心,澹若岩间一流水。
风雨正潇潇,孤灯伴寂寥。关心多少事,一一付芭蕉。
傍鸡胫,停鸭觜。一片碧澄水。咒笋成林,门掩绿阴腻。
僰童扫径移床,宵分絮语,更喜是、相逢杯底。花婪尾。
小窗留得辛夷,梅弹细于蕊。催泛茗旗,重卷黑帘起。
不须才道离家,挑灯未惯,化凤子、浓团香里。
奉常许君玉色立,手抱父书红锦袭。纷茫蜀令九霄神,抉摘郢州千首湿。
钟张虽云世已远,任赵未可肩相及。叶满天地雨声急,我纵览之重于邑。
却忆风雷昨夜颠,万壑起尽蛟龙蛰。不然尺素寻常耳,何日萧萧百灵集。
草堂惊怪不敢留,至宝岂复能轻酬。还君子孙世善收,扁舟归弄江湖秋。
故乡南望几时回,落日登临眼自开。倚杖独看飞鸟去,开窗忽拥大江来。
伤心不见姑溪老,抱病聊寻宋武台。岁晚无人吊遗迹,壁间诗在半灰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