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作品 轶事典故
- 寄题钱伯茂致政奉议遥碧轩
- 寓居宝惠寺喜晴登山
- 避盗泊舟武康远光亭下与同行分和杜工部诗伤
- 避盗泊舟武康远光亭下与同行分和杜工部诗伤
- 池上晚酌
- 初冬郊行
- 春日行兰溪道中六言
- 春融融效李长吉体
- 春望二首
- 春望二首
- 春雪晚晴出西村
- 春饮分章字韵
-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 次韵弟茂通立春四首
- 次韵弟茂通立春四首
- 次韵弟茂通立春四首
- 次韵弟茂通立春四首
- 次韵弟茂通晚晴
- 次韵弟茂通效行见梅
- 次韵富修仲见赠二首
- 杂兴五首 其二
- 题双清堂
- 陶潜咏
- 次韵六兄茂永首夏新晴
- 游严州景德寺
- 雨后出郊二首 其一
- 雨后出郊二首 其二
- 登富阳观山亭
- 次韵侄端臣晚行南溪
- 春望二首 其一
- 读孔北海传
- 送周西美主簿之任祁门
- 游南山晚归二首 其一
- 游南山晚归二首 其二
- 贺长兄茂宽赐绯
- 李修撰哀挽二首 其一
- 李修撰哀挽二首 其二
- 赠光上人
- 张生夜载酒相过
- 幽居
- 侄端旻示游浦江花藏寺诗且道皎老相问意因次韵并烦为简皎公禅师
- 送欧丈朝请赴阙
- 次韵富修仲见赠二首 其二
- 池上晚酌
- 题四兄茂安藏春园
- 题四兄茂安秀野亭
- 次韵弟茂通晚晴
- 岁暮喜晴
- 张子经示所得后湖居士诗及书札想见其人寄意短韵
- 课畦丁灌园
- 西园
- 戏效白傅体送姚删定
- 次韵侄端臣七夕
- 寓龙丘次韵六兄茂永见寄
- 次韵三兄茂载偶成二首 其一
- 次韵三兄茂载偶成二首 其二
- 过严州乌龙岭
- 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一
- 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二
- 怀曹宗臣并寄
- 次韵侄伯通岁暮即事
- 悼致政楼少师 其一
- 悼致政楼少师 其二
- 寓居兰溪地湿卧病
- 次韵侄端臣同游藏春园
- 次韵侄端方喜雪
- 送王大声
- 三兄茂载燕兄弟预者六友宜尽觞咏之乐长兄茂宽有诗因次其韵
-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一
-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二
-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三
-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四
- 龙游王丞相过寓居 其一
- 龙游王丞相过寓居 其二
- 龙游王丞相过寓居 其三
- 四月一日偶成三绝句奉勉诸友 其一
- 四月一日偶成三绝句奉勉诸友 其二
- 四月一日偶成三绝句奉勉诸友 其三
-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一 春
-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三 秋
-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四 冬
- 暮春病起绝句二首 其一
- 暮春病起绝句二首 其二
-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一
-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二
-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三
- 次韵婺守林懿成检正游赤松绝句四首 其一
- 次韵婺守林懿成检正游赤松绝句四首 其二
- 次韵婺守林懿成检正游赤松绝句四首 其三
- 次韵婺守林懿成检正游赤松绝句四首 其四
- 游赤松观
- 咏东山
- 杂兴五首 其五
- 杂兴五首 其一
- 杂兴五首 其三
- 杂兴五首 其四
- 遣兴五首 其一
- 遣兴五首 其二
- 遣兴五首 其三
- 遣兴五首 其四
- 遣兴五首 其五
- 题八马图
- 寄谢潘舍人赠乌纱帽
- 游兰溪灵洞
- 题弟茂通斗斋
- 寄题何元晋亦乐堂
- 送春曲
- 同侄伯通端杲效卢仝体
- 同弟茂通效温飞卿体
- 送乔民瞻倅武昌
- 送徐履之倅南昌
- 六笑
- 读杨子云传
- 读王建射虎行
- 冬夜有感
- 送兄茂瞻机宜之官广东
- 赠青城道人
- 理喻 其一
- 理喻 其二
- 杂兴四首 其一
- 杂兴四首 其二
- 杂兴四首 其三
- 杂兴四首 其四
- 听琴
- 次韵侄端方过予偕行南村玩月
- 送四兄茂安之任永嘉
- 次韵侄端臣雨晴出郊
- 送袁上人还铜山
- 寄题馀姚严公堂
- 叹旱
- 读长门赋
- 上李舍人
- 送徐彦思倅建安
- 拟李太白笑矣乎
- 送李国佐还三衢
- 送赵安伯县丞之任婺源
- 凌霄花
- 题武康唐伯南扫月轩
- 寄题郑亨仲可友亭
- 浦江华藏寺如胜上人欲募施者开田佐僧供以长老皎公书来求予诗作二十韵奉勉
- 郊行探春得梅林攀玩为乐因成诗示偕行
- 次韵侄端臣感兴
- 次韵侄端臣喜雨
- 送别姚令声删定还诸暨
- 示侄
- 示友
- 送张子经抚干还临安幕
- 送叶彦益县丞之任江宁
- 对酒分和杜诗
- 赠清鉴上人
- 寄题赵叔才秀芝堂
- 苦寒行
- 凄凉行
- 三月廿六日夜同侄端臣端杲观异书效李长吉体
- 四月十六日同弟侄效李长吉体分韵得首字
- 偶作二首 其一
- 偶作二首 其二
- 狂泉
- 次韵六兄茂永论有无之作
- 己巳十二月廿九日同侄端臣端杲观王右军帖并晋书以白藕荐酒成诗
-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其一
-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其二
- 戏赠蜀僧清鉴
- 冬日行兰溪道中六言二首 其一
- 冬日行兰溪道中六言二首 其二
- 忘言示曾仲思
共166篇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
轶事典故
朱熹两次主其家拜访,绋不遇。绍兴二十年(1150)卒,年49岁。朱熹又亲临吊唁。香溪范氏宗祠有楹联云:“朱子三方地;朝廷七聘家。”即记其事迹。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18岁的朱熹因早就听说范浚“学甚正,而不知从何学”,于是在赴杭途中特意去香溪拜访,不遇。过了2年再次专程登门拜访,仍不遇,“因录屏书《心箴》而旋”。后来,朱熹把《心箴》编入他自撰的《孟子集注》。值得一提的是,范浚比朱熹年长28岁,此时朱熹是以求学者的身份来拜访的。明嘉靖间,皇帝听经筵讲官翟銮等进讲《心箴》,“敕建敬一亭,刊立《心箴》于天下学宫,特赐专祠春秋二祭”。可见范浚在南宋理学研究就在朱熹此访当年,范浚逝世。终年49岁。朱熹亲赴吊唁。于是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美谈。32年后,朱熹在理学方面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他为范浚作《香溪范子小传》,称范浚为“子”,可见对其尊崇之意。其中说:“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近始得学行之详于先友吕伯恭(吕祖谦),庸述小传以闻四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