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
- 鹧鸪天 题樊会公小像
- 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
- 同欧阳令饮凤凰山下
- 舟中见猎犬有感
- 送东云雏孝廉
- 寄怀胡苍恒宪副
- 清水道中
- 夜雨留方尔止宿次日将之宣州
- 宿摩诃庵
- 剡溪道中
- 和曹顾庵学士湖舟泛雨
- 喜王西樵至湖上 其一
- 喜王西樵至湖上 其二
- 申园同姜如农作
- 寓侯记原秬园 其一
- 寓侯记原秬园 其二
- 寓侯记原秬园 其三
- 舟中即事
- 喜表弟董樵书至
- 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二首 其一
- 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二首 其二
- 写哀
- 冯唐墓
- 宿鸡山寺 其一
- 宿鸡山寺 其二
- 宿鸡山寺 其三
- 刘越石闻鸡处
- 铜雀台
- 登华岳作 其一
- 检阅故人姜筼筜遗稿泫然有作
- 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
- 重晤李舒章
- 元旦
- 送顾勉斋督饷关中
- 送徐子九之任麻城
- 闻郭辉竹赴难志感 其一
- 闻郭辉竹赴难志感 其二
- 癸丑上元游赤壁作
- 戏题督邮争界石
- 送傅介侯督饷宁夏
- 狱中长至呈同系诸公
- 怀王敬哉
- 夏瑗公先生廿载浅土,门人盛珍示卜地葬之,以其夫人祔焉,诗以志美
- 贺曾庭闻举孝廉
- 同东云雏王心古诸君登华山云台峰
- 华岳二首 其一
- 华岳二首 其二
- 报唐采臣户部时自宁夏还朝
- 登西岳庙万寿阁
- 鹦鹉
- 送张尉生明府之任剑州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 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 其二
- 送何葵如归里
- 漂母祠
- 刀鱼
- 庚寅狱中感怀 其三
- 送别俞眉仙归新安
- 钓台图歌赠马兰台山人
- 发鸠兹陈伯玑欲偕至维扬弗果次采石为别
- 挂剑台
- 赠郑汝器歌
- 庚寅狱中感怀 其一
- 庚寅狱中感怀 其二
- 庚寅狱中感怀 其四
- 竹罂草堂歌
- 赠马南宫参戎
- 市驴行
- 雪夜蘋园听何山人弹琴歌
- 双燕歌
- 古银槎歌
- 宜都阻雨入夜始霁自荆门虎牙山而上群峰络绎险怪万状蜀江之奇自此始
- 泊舟夷陵作
- 南津关
- 黄茅滩
- 捕鱼行
- 新滩歌
- 天生桥歌
- 先大夫讳日
- 赠蜀中李鹏海进士
- 从军行送王玉门之大梁
- 诏狱行
- 行路难
- 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
- 梦江南 湖上春早二首 其一
- 梦江南 其二
- 忆王孙 菊花有名二乔者一朵中紫白各半盖异种也
- 忆王孙 闺怨四首 其一
- 忆王孙 其二
- 忆王孙 其三
- 忆王孙 其四
- 如梦令 离情四首 其一
- 如梦令 其二
- 如梦令 其三
- 如梦令 其四
- 长相思 吴门夜泊
- 生查子 春闺 俱戏用药名
- 生查子 夏闺
- 生查子 秋闺
- 生查子 冬闺
- 点绛唇 简陆元见徵士
- 浣溪沙 其二 芳草
- 卜算子 榆荚钱四首 其一
- 卜算子 其二
- 卜算子 其三
- 卜算子 其四
- 采桑子 其二 舟中见雁有感
- 采桑子 梅花
- 减字木兰花 招友人游湖
- 菩萨蛮 闺情 再用药名二首 其一
- 菩萨蛮 其二
- 清平乐 春怨
- 清平乐 辇上故人有为予劝驾者作此词谢之
- 忆秦娥 秋感
- 忆秦娥 有忆
- 忆秦娥 春闺
- 生查子 暮春将半桃花始开
- 生查子 秋千
- 阮郎归 春闺
- 摊破浣溪沙 西溪访陆处士作
- 眼儿媚 忆故园作
- 西江月 索林铁崖侍史絮铁不见作此嘲之
- 西江月 秋花有名粉茉莉者
- 西江月 无题
- 西江月 舟中见丽人
- 西江月 钱唐门外作
- 西江月 二男阿环日者家云长当学武三男阿端以五月五日生忽屈睟盘口号志喜
- 西江月 久客杭州归云间度岁儿辈竞索衣帛作此自嘲
- 醉花阴 闵园
- 南歌子 南国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
- 浪淘沙 昭君套
- 浪淘沙 秋旅
- 浪淘沙 杨子中流望金山北面
- 浪淘沙 湖上三舟图成寄执玉奉常西樵吏部
- 鹧鸪天 赠说书韩修龄
- 鹧鸪天 贺相者陈我白生子
- 鹧鸪天 同人约看玄墓梅花以雨不果返棹云间阻风四日舟中拨闷戏呈吴仲徵广文
- 鹧鸪天 题佟寿民方伯三世图
- 鹧鸪天 遣怀
- 虞美人 赋莉远游长儿子
- 虞美人 看花作
- 虞美人 遣怀
- 虞美人 过锡山秦园访留仙太史不遇作
- 鹊桥仙 井蛙
- 鹊桥仙 长安邸舍初罢稽勋作
- 鹊桥仙 雨中宿笑隐庵示笑鲁和尚
- 鹊桥仙 寓园海棠
- 踏莎行 雁
- 踏莎行 虎丘试剑石
- 临江仙 曹顾庵归自楚中闻余在白门不及晤而去留书为别赋此词奉答
- 临江仙 艾石五兄纳姬白门善解琴书携之入蜀催妆赋此
- 临江仙 赠少年客
- 唐多令 孤馆
- 鹊桥仙 五人墓
- 蝶恋花 桃叶渡旧用小舟乱流而济今易以桥往来差便而名实不符虑往迹之湮也作此词
- 蝶恋花 相思鸟
- 蝶恋花 闺中秋月
- 蝶恋花 旅月怀人
- 蝶恋花 送春
- 一剪梅 梅花
- 一剪梅 梨花
- 一剪梅 思家作
- 破阵子 关山道中
- 苏幕遮 过广陵赵都宪故居怀友沂中翰泫然而作
- 感皇恩 冤系二年一朝解网感荷天恩歌以代泣时癸卯十一月朔三日也
- 旧雨来 自度曲 客金陵雨中作
- 千秋岁 为吴门袁生题霜哺篇册
- 风入松 淳于棼墓
- 风入松 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
- 满路花 胭脂井
- 千秋岁引 题长松柱石图为李含馥运长寿
- 意难忘 为施校书宛西作
- 满江红 燕台怀古
- 满江红 其一 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
- 满江红 其二 予与顾庵西樵皆被奇祸得免
- 满江红 其三 西樵以南徐游览诸作见示
- 满江红 其四 西樵长斋佞佛但不戒酒
- 满江红 其五 刀俎馀生欲断荤者数矣奈茹素辄饥故篇中及之
- 满江红 其六 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
- 满江红 其七 铁崖顾庵西樵雪洲小集寓中看演邯郸梦传奇殆为馀五人写照也
- 满江红 其八 招隐也
- 满江红 其二 小女归次淮北举第三子真州闻报口占志喜寄五文婿
- 满江红 赠既庭弟
- 满江红 其二 贺冯郡丞公子秋捷
- 满江红 寿方山 其二 时年五十有一
- 满江红 从姜九绮季索画
- 满江红 旅夜闻蟋蟀声作
- 满江红 有感
- 汉宫春 秋日同姜如农给谏散步城隅欧阳公集有真州东园记此其遗址也
- 双双燕 题佟汇白中丞伯仲渔樵图
- 高阳台 为朱鹤庵侍史王郎作
- 念奴娇 郭璞墓
- 念奴娇 重过汪氏荣园
- 念奴娇 九日王西樵姜如农程穆倩王尔调家伯献登慧光阁
- 念奴娇 馆金陵驯象门今廿二年孙道宣以词见示赋此
- 念奴娇 丙午小春善伯希韩招诸同人宴集红桥之韩园分韵
- 沁园春三首 其三
- 鹧鸪天五首 其四
- 贺新郎 方绣山同年长郎新娶
- 水调歌头二首 其一
- 贺新郎 登燕子矶阁望大江作
- 满江红三首 其三
- 水龙吟 乙巳除日得家报新置木峪山庄慨然有终老之意而赋此
- 沁园春 其二
- 沁园春三首 其二
- 贺新郎二首 其二
- 蝶恋花·旅月怀人
- 狱中对月
- 江上阻风
- 渡黄河
诗作特色
宋琬诗在清初颇有名,早年在京师吏部任职时,就与给事中严沆、部郎施闰章、丁澎等人经常唱和,名满京师,时有“燕台七子”之称。王士祯《池北偶谈》说:“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宣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是也。”又说他后期诗歌,颇得力于杜甫、韩愈、陆游。沈德潜《清诗别裁》说:“宋以雄健磊落胜”。杨际昌在《国朝诗话》卷一中说:“施(施闰章)如良玉之温润而栗,宋如丰城宝剑,时露光气。”宋琬诗很少反映现实之作,内容当然不能和杜甫、陆游相比拟,只是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仿效而已。他的诗作内容大多抒写个人的穷愁、哀伤,也有一些暗寓故国之思的作品。《听钟鸣》一诗中写道:“听钟鸣,所听非一声;一声才到枕,双泪无纵横。白头老鸟作鬼语,群飞哑哑还相惊。”写的凄惋动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中也有不少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反映民众的苦难及美好愿望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在《渔家词》一诗中,诗人愤怒地揭露了租吏的凶相与贪婪,反映渔民生活的艰难,读之催人泪下。在《同欧阳令同饮凤凰山下》一诗中写道:“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寄语武陵仙吏到,莫将征税得桃花。”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宋琬的诗在艺术上是有较高造诣的,古体诗和律诗写得尤好。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属对工巧,极为时人所推崇。称之为“诗人之雄”,有人赞为“东海之伟人”。与他同时代的金之俊,在为《安雅堂集》所做的序中说:他的诗“其识宏,其虑远,其情长,其气清以厚,其调隽以永,其格严以老,其言确以质,殆有如怀沙远游,屈子悲愤之所感乎。”《庚寅腊月读子美同谷七歌效其体以咏哀》、《写哀》、《狱中对月》、《晨星叹》、《埋忧》、《听钟鸣》、《悲落叶》等为其代表作品。他的诗作以雄浑见长。《安雅堂全集》20卷,其中包括《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二乡亭词》以及杂剧《祭皋陶》等。
著述名录
宋琬一生著述很多,现在能见到的诗有1333首,词165首,文223篇,此外还有赋2篇、剧本一个,均收在《安雅堂集》里。《安雅堂全集》包括《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二乡亭词》以及杂剧《祭皋陶》等。莱阳市图书馆现存《安雅堂集》16卷,其木刻版尚保藏数百片之多。
早期经历
宋琬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高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清兵入关后,死守莱阳抗清,城破殉国。
宋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应试县、府皆名列榜首。崇祯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贡入京深造。与父宋应亨、兄宋璜,名噪京华。
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莱阳城,宋应亨、宋玫组织宋氏族人及乡民抗清,城破殉国。宋琬则以仲兄宋璜任所在杭州,出游吴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后流落苏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出仕为官
顺治三年(1646),清廷开科取士,宋琬乡试亚魁,翌年中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后升调吏部稽勋司主事;
顺治十一年(1654),出任陇西道佥事;
顺治十八年(1661),宋琬升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康熙十一年(1672),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被诬入狱
先辈抗清,已为新朝留下不信任的口实。顺治七年(1650),宋琬因其父抗清之事被捕入狱。三个月后平反出狱,官复原职。
顺治十八年(1661),宋琬升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次年春,族侄宋彝秉(又称宋奕炳)因盗窃案发,宋琬长兄宋璠坐视不救,宋彝秉遂诬告宋璠、宋琬与农民起义领袖于乐吾(即于七)通谋造反,致使宋琬及其妻、孥、侄等被逮往京城,再次被捕下狱,关入西曹刑部大牢。后经大司空蒋国柱亲赴莱阳核查,“知其冤,力为申雪”,康熙二年(1663)十一月,清廷以“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将其释放。释放宋琬,主要原因在于康熙帝刚继位,为进一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稳定全国的政局。
第二次冤狱结束后被免官,宋琬在江浙一带生活了八年,直至康熙亲政。期间浙江又起狱案,宋琬又被牵连其中,再度入狱,幸得蒋国柱再施援手,保救得释。
康熙十一年(1672)投牒自诉,宋琬案情得到昭雪,再次被清廷起用,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忧愤而终
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间,宋琬在回莱阳省亲后,不顾身体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觐康熙皇帝,时逢吴三桂起兵叛乱,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儿女陷入叛军之手。京中宋琬闻讯后,惊恐忧郁,以致气塞胸臆,病逝于京都馆舍,时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