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 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
- 叠前韵 其二
- 江湖胜览
-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一
- 题雪潭
- 寄寿州廖同府
- 用前韵寄东峤兄 其二
-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来教谓从者云此地故少梅追念旧乐怅然兴怀复和一章昶亦奉和一章以答从者 其四
- 送李德孚林缉熙还南海 其一
-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三
-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
- 徐光岳至 其一
- 叠前韵 其一
- 答周天庆用韵
- 题竹
- 养庵为永兴马贞夫元题
- 游琅琊寺
- 寿柳处士用美宣地官韵
- 吊易羽士姜守一
- 用韵寄黄提学
- 济宁舟中
- 舟中
- 直沽
- 答李西涯
-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 端午食赐粽有感
- 节妇
- 张秋二绝句
- 雨中陪沈仲律佥宪宿长芦用韵
- 秋行
- 忆舍弟
- 汎江和寿卿
- 次孤鹤老人观物亭坐雨 其一
- 次孤鹤老人观物亭坐雨 其二
- 送李德孚林缉熙还南海 其二
- 和容彦昭
- 芝轩为江阴王景悦题
- 圣像寺
- 与孤鹤翁汎江
- 雨中招廷信
- 答廷信
- 送任生之
- 寄奉吉水周先生 其一
- 寄奉吉水周先生 其二
- 寄奉吉水周先生 其三
- 寄奉吉水周先生 其四
- 重庆堂为何侍御作
- 寄掌教吴先生
- 藏书室
- 洗砚池
- 苍松轩
- 牡丹圃
- 门外柳
- 陇头云
- 绣衣记
- 太史铭
- 得閒老人 其一
- 得閒老人 其二
- 得閒老人 其三
- 遗爱为扬州刘同知作
- 谢景瞻送蒲石
- 挽刘员外母
- 寄新安宋同知
- 承孙侍御枉顾失迓诗以谢之 其一
- 承孙侍御枉顾失迓诗以谢之 其二
- 鸢飞鱼跃亭与寿卿小酌 其一
- 鸢飞鱼跃亭与寿卿小酌 其二
- 鸢飞鱼跃亭与寿卿小酌 其三
- 题画和沈豫轩
- 雨宿大潮寺
- 浴香泉
- 臞庵
- 东原道中和大中
- 香泉道中和大中
- 香泉和大中
- 虹桥道中和大中
- 谢尚同以胙城尹谪重庆卫幕 其一
- 谢尚同以胙城尹谪重庆卫幕 其二
- 赠丰城李士远用韵
- 谢医士为谢汝申作
- 寄灵璧县博陆先生 其一
- 寄灵璧县博陆先生 其二
- 无锡游秦方伯池亭和韵
- 客至
- 梅窗
- 送毕都宪致仕
- 送严中书用韵
- 雪中和怀玉 其一
- 雪中和怀玉 其二
- 雪中和怀玉 其三
- 雪中和怀玉 其四
- 雪中和怀玉 其五
- 梅花用韵
- 白马席间和白沙先生
- 龙洞和白沙
- 和白沙秋夜述怀 其一
- 和白沙秋夜述怀 其二
- 宇门承沈慎之任以庄送至句曲诗以道别
- 挽李仁贵大理母
- 喜闻谢元吉子咨领乡荐
- 同年蒋侍御枉顾和韵
- 中秋无月和廷信
- 十六夜晴月朗复用韵
- 徐光岳至 其二
- 活水亭赠光岳
- 月溪雨后同东川光岳二徐贤叔侄坐鸢飞鱼跃草亭
- 同东川诸友溪上晚钓 其一
- 同东川诸友溪上晚钓 其二
- 溪上和光岳
- 西峰和光岳
- 活水亭和东川
- 宿伯显家
- 将往平湖寄白沙
- 送吴明府献臣
- 寿边处士
- 王审理封赠卷 其一
- 王审理封赠卷 其二
- 德州
- 与国贤和西涯
- 荣庆堂
- 和白沙韵
- 挽人
- 宿寒山寺用韵寄文太仆
- 张明府惠伞
- 病暑
- 用韵寄李公冶
-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一
-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二
-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三
- 和广西吴宪副 其一
- 和广西吴宪副 其二
- 和广西吴宪副 其三
- 与南海陈秉常容彦昭宿新江书院
- 清江别业
- 寿徐母
- 陪南川浴香淋泉
- 寄万廷器
- 游灵岩山
- 汎江和徐寿卿
- 游琅琊寺 其一
- 观龙泉寺泉
- 观庄严寺大树
- 承马侍御过访 其一
- 承马侍御过访 其二
- 承杨侍御枉顾
- 送刘同府之柳州文介公裔也
- 送吾掌教子还开化
- 疟起偶作
- 采石
- 灵岩山逢大虚僧
- 香山九老图
- 荣庆堂为大理作
- 送张廷玉司训河南
- 泰山和通伯侍御 其一
- 泰山和通伯侍御 其二
- 挽周景明父旧曾请余铭墓
- 云潭为周文都作
- 拾地耳
- 重阳杂兴 其一
- 重阳杂兴 其二
- 卧林亭杂诗 其一
- 卧林亭杂诗 其二
- 和陈允崇登定山
- 南川至
- 魏尔瞻以濮阳璚之言请予写碑
- 舍弟为予作一轩以为读书之所既落成诸友来贺作此诗歌以奉客 其一
- 舍弟为予作一轩以为读书之所既落成诸友来贺作此诗歌以奉客 其二
- 赠湘阴夏进士
- 都隐为包春官作
- 挽金川张公赞
- 挽南昌刘氏双节
- 栽树 其一
- 栽树 其二
- 栽树 其三
- 寄李少参
- 早禾为官马食践殆尽
- 城市山林
- 答孝感张都宪
- 送人出守姚安 其一
- 送人出守姚安 其二
- 留秦用中
- 送别秦用中
- 题项羽庙
- 奉和蒋侍御见忆之作
- 余生来自陜西求文谢其医师程文进将行诗以送之
- 寄新安周朝美司训
- 夏汝明持留鹤翁送行诗求和
- 和云东逸叟画花
- 挽刘衢州
-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一
-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二
-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三
-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四
-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五
-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六
- 乙已元日
- 梁都事焚黄卷
- 花严山
- 过仙踪和光岳
- 黄山
- 黄山道中和光岳
- 登鸡笼寺
- 与东川雪潭诸友游定山真珠泉
- 登西峰和光岳韵
- 定山和东川
- 鸢飞鱼跃亭晚坐和光岳
- 和东川定山庄
- 泛霁月溪用韵
- 曹城和东川
- 和叔毅
- 寄司马先生 其四
- 题邵国贤画 其二
- 送东川雪潭至摩尼峰
- 送小儿会乡试 其四
- 周礼过江为余作假山成谢之诗
- 陵阳山人
- 蜀山草堂为沈月作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
- 六合别俞邦诚
- 与李敬熙 其六
- 寿涂太守
- 沃洲山为新昌石秉殷赋
- 题萧尹翎毛 其二
- 与孤鹤翁夜坐活水草亭
- 寄元敬性夫
- 寄东昌谢通府
- 和光岳
- 送博罗何孝子 其三
- 苍松为许志完作
- 送张兼素至东葛
- 高邮王鸿渐母挽诗
- 休宁汪进士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 题画
- 题渊明归庄图 其二
- 送董孟吉 其二
- 公去予送至老人港是夜宿于舟中明日言别而仪真之兴尚勃然也更有数语
- 与谢汝申游石洞
-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承不鄙见赐诸作命和登卷敢逐一依韵请教不胜愧感更和一章 其八
- 刘媪送酒 其三
- 病中
-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一
- 钓鱼图 其二
- 用前韵再寄韩州博
- 松石歌为周礼作
-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 其二
- 闻华容刘东山先生致仕
- 谢氏八景 其八 丹桂秋香
-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六
- 跋李宾之诗卷
- 夏太常画猫
- 仪真与公别后至西浦桥有怀
- 寄司马先生 其一
- 题画 其二
- 丁大尹枉顾定山夜话
- 赠孤鹤翁仆者咸永安
- 送友卿还上虞 其二
- 茅林八景 其三 林溪渔钓
- 与李敬熙 其五
- 题画 其三
- 用韵简孔贡士
- 代弟孔高荅大中时游香泉
- 题画 其一
- 鸡冠花
- 细雨 其四
- 寄沈大有 其二
- 白龙池
- 送程郎中弟致仕 其二
- 梅花 其五
- 题僧惠堂卷 其三
- 与谢汝申登定山
- 题萧尹翎毛 其四
- 一乐堂为何都宪作
- 寿孔母
- 黄仙洞
- 下庄栽禾呈诸兄弟 其三
- 寄会卿弟
- 和惧庵先生定山石
- 赠通山叶秀才相
- 赠奚举人
- 爱石洞老师南山花也北山花之句有千万古潇洒之趣亦效少参数语 其一
- 雪中和允崇 其五
- 中村书屋为贵溪叶以贞赋
- 三江渔樵卷
- 答定山僧
- 王湖州父母挽 其二
- 爱石洞老师南山花也北山花之句有千万古潇洒之趣亦效少参数语 其二
- 严陵钓台
- 送程大尹之官陑县郁长史在义乌时门人也
- 寄沈慎之 其二
- 送陈掌教
- 登山 其二
- 半山亭 其二
- 松风
- 上元道中有作明道先生曾为上元主簿
- 用前韵寄欧阳汝魁
- 病眼 其二
- 改施公正执庵为程庵 其一
-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其二
- 题画 其五
- 鲁仲连
- 沧江吏隐
- 读文山别集 其三
- 寄奉宗伯一夔谢先生
- 访人不遇 其一
- 和石翁赠郑通政云山吟
- 梅花 其二
- 萱草 其二
- 下庄栽禾呈诸兄弟 其一
-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和之 其三
- 答白沙
- 与李敬熙 其三
- 辛亥大寒梁塘道中有作 其一
- 上西华山先陇 其五
- 游定山寺和司马提学
-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和之 其一
- 张户部彦质过访有作和之
- 江游
- 出港
-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其二
- 赏臧有原西窗牡丹和韵
- 细雨 其一
- 谢氏八景 其五 象岭朝阳
- 杨青驿
- 姚御史画竹石为周景明作
- 次韵喻祁阳子乾见赠 其二
- 雪中和允崇 其二
- 蔡村
- 梨云 其一
- 和再游定山解嘲
- 画菜为杨黄门作 其一
- 用韵答提学沈先生 其一
- 送张伯显贰教长清
- 欧阳侍御乃尊挽
- 与李敬熙 其七
- 月宫仙子和韵
- 文太仆之京过定山言别诗以赠之 其二
- 寄娄一斋 其四
- 木昌道中 其一
- 次韵余秀才 其二
- 寄严先生罢任
-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二
- 随州守士脩见寄诸作次韵 其一
- 寄曾复初先生
- 和提学王先生吊梅花宛陵
- 红梅
- 斋宿和韵 其一
-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三
- 赠容一之别和白沙先生
- 敷山书院
- 寄娄一斋 其一
- 送陈孔章会试
- 登山 其一
- 华亭金藻休宁汪循上海张澡诸友枉顾定山且索一言于其别诗以道意 其一
- 寄晏运使
- 题沈天趣梅花禽鸟卷
- 题小画 其一
- 读杨时秀诗集
- 梅花 其一
- 五十三初度太虚以诗见寿且有见促从仕之意 其二
- 赠方文粹奉亲之官京师
- 传俸
- 送司寇张先生 其一
- 兹节堂为方节妇作
- 东圃为胥江范能用乃翁作
- 挽吴吕山 其二
-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二
- 缉熙子为潘二教作
- 送博罗何孝子 其一
- 题菜
-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 其三
- 茅林八景 其八 芝馆书声
- 雪晴
- 明日仪真与公既别以不尽之意更作一诗相赠以解嘲也
-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七
- 广信二周生枉顾定山赠之诗
- 兖州逢白显
- 骑驴浮海图和韵
- 次韵喻祁阳子乾见赠 其一
- 画虎
- 次韵余秀才 其一
- 折桂图
- 吊易羽士姜守一 其一
- 和盛文元 其一
- 挽诗
- 许季升都宪父母挽
- 雪中和允崇 其四
- 与柳嘉兴 其二
- 无题
- 讷斋为林大参题
-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五
- 喜诸生夜读 其一
- 送张地官且寿乃翁
- 次韵喻祁阳子乾见赠 其三
- 送博罗何孝子 其四
-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八
- 崧台别意卷为巴陵方氏
- 祈晴有感为滁阳曾太守作
- 房村将至吕梁用前韵
- 夜闻邻舟铃
- 和韵
- 冬至和石翁 其三
- 题陈瑞山水画
- 梅花 其三
- 接树
- 送娄武库赞理白亚乡治水黄河
-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
- 游茅山
- 挽查姓民 其二
- 送王提学之大理寺丞 其一
- 送友卿还上虞 其一
-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四
- 梅花仙子和韵
- 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一
- 喜诸生夜读 其二
- 寄喻祁阳子乾 其一
-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二
- 骢马朝天为戴元吉侍御作 其一
- 与谢汝申饮北山周纪山堂石洞老师在焉
-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一
- 与李敬熙 其二
- 浣灵卷为当涂李都宪作 其三
-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 答允崇 其二
- 万柳庄
- 挽许举人季升子也
- 东昌舟中 其二
- 宪副陈瑞卿乃兄哀挽
- 雪蓬为盛行之作
- 静观亭为南川先生题 其三
- 奉沈都宪和韵 其一
- 挽吴吕山 其一
- 和王提学先生游茅山
- 梅花 其八
- 渊明 其二
- 次韵升卿弟 其二
-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八
-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
- 入洪山 其二
- 题蒙泉葡萄卷
-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三
- 用韵寄黄提学先生
- 九老图
- 题渊明归庄图 其一
- 舟中 其二
-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二
-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 其一
- 梨云 其三
- 僧一庵
- 寄新昌王乐用侍御 其一
- 刘媪送酒 其一
- 子陵钓鱼图
- 入洪山 其一
- 上西华山先陇 其四
-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 其一
-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 谢氏八景 其一 芙蓉卓笔
-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二
- 花园四时词 其三
- 寿素庵母
-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二
- 施孝子
- 秦用中过江贽以诗奉答
- 赠黄池袁义官
- 寄沈方伯
-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三
- 答志学员外
- 次韵郴州博韩先生
- 寿夏地官用韵
- 送司寇张先生 其二
- 李黄门琼林燕归图 其一
- 一苇为兰雪翁作
- 雨中承通政张先生过访赐诗用韵奉荅
- 生挽史孟哲
-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二
- 题画 其六
- 定山泉歌和杜韵
- 花园四时词 其四
- 雨宿罗汉寺和荩乡员外 其一
- 送郁先生以国子助教升长史
- 寄答会卿弟示诗
- 广信娄怿领应天乡荐
- 禅者王福省号觉庵余不知禅何以应福省聊据已见塞白然乎否哉太虚老僧千眼观音当一照我 其一
- 活水亭杂诗 其三
- 寄詹大尹
- 题玉川画
- 用前韵寄东峤兄 其一
- 五羊寄邓先生俊 其一
- 仙踪和光岳
- 挽
- 访人不遇 其三
- 题静学卷 其一
- 石翁见寄次韵 其二
- 寄荅广州黄别驾
- 次韵沈都宪 其二
- 施公节枉顾
- 题画 其四
- 挽任员外父母
- 谢氏八景 其七 苍松竞秀
- 留别王湖州
- 林泉诗卷
- 挽 其二
- 登元故城和程处士
- 兰石
-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 其一
- 永思堂
- 次韵王良卿
- 定山歌用杜韵
- 承惧庵先生题定山溪云亭和韵
- 东昌舟中 其一
- 茅林八景 其五 龙潭秋月
-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一
- 长沙王守话舟中问还期曰明春因识一诗
- 赠丁侍御印马还京和吕少卿
- 寄马侍御思进
- 海棠双喜
- 今年雨中盛文元又至
- 和光岳再游霁月溪
- 春日郊行
- 雪梅
- 挽 其一
- 送敕侄奉母之官所
- 寄臧静学
- 钓鱼图 其三
- 浴香泉和韵 其二
- 梅花 其九
- 寄罗洗马 其一
- 游香泉陪兼素
- 留别湖州沈秀才
- 君忍为白沙门人倪圣祥作
-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四
- 寄儿教与
- 雪兔
-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四
- 和白沙先生封何孝子诗卷之作
- 无逸子 其一
- 平斋为南昌刘司训作
- 为南海何孝子作
- 閒叟为梅溪胡处士赋和光岳
- 题静学卷 其三
- 晓枕
- 吴宗道医已入神品张旭草书宜僚弄丸非诳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在宗道诗以谢之
- 江湖胜览卷
- 琴鹤双清卷
- 雨宿罗汉寺和荩乡员外 其二
- 寄凌秋官时谪官岳州
- 刘媪送酒 其二
- 寄沈仲律先生 其一
- 寄吴抚州 其一
- 寄娄一斋 其三
- 定山和老痴韵
- 送施工部出守岳州
- 偶题 其一
- 奉荅司马提学 其三
- 送小儿会乡试 其三
- 完节堂
- 过六峰问买田黄山 其一
- 和西涯韵
- 友兰为林处士作
- 登定山和光岳 其二
- 植松为叶掌教作
- 承宿州守张兼素不远数百里过访坐我草亭数日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二
- 泉山为新安吴以魁作
- 静观亭和南川 其二
- 霜崖洞天追和罗一峰
- 题画 其七
- 雪中和赵地官 其三
- 阳溪图
- 和光岳津字
- 琼林宴归图
-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二
- 方景瞻还南城借松厓韵
- 题画 其八
- 寿陈天益乃翁
- 登定山和光岳 其一
-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四
- 皇都盛觉
- 挽容彦昭
- 挽沈秋官乃翁
- 五羊寄邓先生俊 其二
- 挽傅昆乃翁
- 寄喻祁阳子乾 其二
- 送俞润夫子锡
- 岳顶精舍为巴陵柳汝澜
- 雪中和赵地官 其二
- 雪雁
- 寄黄州刘太守同年
- 送廷贲通政侍亲
- 挽查姓民 其三
- 素庵为萧贵赞作
- 答嘉上人 其二
- 滕地官枉顾定山
- 玉溪为谢汝申作
- 赠溧阳费医
- 岳阳楼
- 送冯养正进士出宰江陵
- 与储静夫
- 寄新昌王乐用侍御 其二
- 和罗黄门先生梅花
- 谢医姚昌裔求
- 与柳嘉兴 其一
- 张秋夜泊忆季升都宪时出巡兖州
- 斗山杂诗
- 奉荅司马提学 其四
- 九鹭图
- 题松筠诗卷
- 双挽卷为李都宪题
- 题县主山水画 其二
- 雪中和赵地官 其一
- 和升卿弟
- 寄雷敏
- 柳塘春意
- 寄沈慎之 其一
- 寄沈提学先生 其一
-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和之 其二
- 浴香泉和白沙
- 送小儿会乡试 其二
- 与致政孔千兵
- 冬至和石翁 其四
- 承黄地官枉顾公予里人先世徙居南海
- 寿马氏母为其婿金户侯作
- 挽林黄门父王府官
- 寄白沙
- 梅花 其四
- 赠文二
- 题海阳谢氏族谱后
- 林待用擢方伯不赴
- 梅花 其六
- 一松
- 画菜为杨黄门作 其二
- 奉亲堂为古溪赋
- 岳阳楼留别张公
- 茅林八景 其七 竹轩诗兴
- 白云为吾掌教作
- 和张子如寻梅诗
- 送董孟吉 其三
- 用韵寄常邦靖
- 文太仆之京过定山言别诗以赠之 其一
- 梨云 其四
- 献臣明府枉顾定山去年自岭海至今年自京师至此意此情何可当也于其别去诗以送之
- 奉沈都宪和韵 其二
- 斋宿和韵 其二
- 送刘祠部子回江西乡试
- 用韵寄于廷玉
- 和孙地官喜雨
- 寄罗洗马 其二
- 与柳嘉兴 其三
- 和韵赠东川别东川至先与余游黄山
- 宿白家川
- 重过庄严寺观大树
- 送景武主事奉使湖南
- 题竹为五叔父作
- 钓鱼图 其一
- 上西华山先陇 其二
- 读文山别集 其一
- 送直夫陈侍御 其二
- 送晏弟乡试
- 公留宿天峰草阁数日告别奉赠以诗
- 公已舟往仪真予追送之六合道中有作
- 赠星命者和东白先生
- 上西涯先冢和程学土
- 读谢叠山与刘忠斋书
- 天全亭为秦方伯作
- 寄淮安邝同府
- 溪山和东川
- 答允崇 其一
-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三
- 石翁见寄次韵 其一
- 钟钦礼画牛
庄昶“自幼豪迈不群,博嗜古学,文采过人”。
景泰七年(1456)乡试中举人。
成化二年(1466)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院检讨。当时主考官刘定之、柯潜阅卷时赞叹曰:“江浦何如山川而生斯人耶?”
庄昶喜欢在诗中讲道,为明代中期性气诗派的代表作家。
庄昶对民间疾苦充满同情,他在《端午食赐粽有感》一诗中曾写道:“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千官晓缀紫宸班,拜向彤墀贺重午。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天思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厨挽飞粟。君门大嚼心岂定,谁能持此回凋残。小臣自愧悠悠者,无术救时真素餐。”这首诗通过端午节时,皇宫中觥筹交错、鼓乐升平和江淮一带米贵如玉、饥民遍野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然而无术回天的复杂心情。
成化三年十一月(公元1467年),明宪宗朱见深不顾国库空缺,边境离乱,拟于元宵节大张灯火,令朝廷文官献诗进赋,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庄昶与翰林院编修章懋、黄仲昭一道上《培养圣德疏》,“……今烟火之举,恐非尧舜之道,烟火之诗,恐非仁义之言……”,此举触怒宪宗。宪宗认为他们“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实为妄言”,廷杖二十,贬谪为桂阳州判官。章、黄二人也同时被贬。
此前,他们的好友罗伦也因言事被黜,轰动京城,时称“翰林四谏”。由于群臣力谏皇上,为庄昶求情,乃将庄昶改调南京行人司左司副。
成化七年,庄昶父母相继亡故,按封建礼仪“丁忧”,回到原籍浦口。丧除,他不愿再为官,隐居定山二十七年,以诗书自娱,教授生徒。
隐居期间,他生活清贫,洁身自好,有时以野菜充饥,却经常省下钱粮接济贫民。
成化十八年,浦口闹饥荒,庄昶不但自己赈济家乡百姓,还劝有粮者在寺庙中施粥,以救饥民。他从不接受官僚的赠与。庄昶房屋破漏,江苏巡抚王恕欲赠白银十五镒,他拒绝说:“私室可官办乎?”
当时,过往但尚未上任的官吏拜访庄昶,他在别馆接待,已经上任的,他概不接待,因此自号“木斋”。庄昶隐居定山,建有定山草堂,在草堂左右以石堆垒假山,植以青竹数千竿。庄昶自己写道:“予在定山种竹,天峰阁左右各千余竿,有若屏然。每大雪,竹更苍翠,予坐其间,意甚适也……。”草堂旁有天峰阁、半云亭、霁月溪等,还建有春风亭、溪云亭、活水亭、鸢飞鱼跃亭、回海亭、天地一我亭、东顾亭七亭。因在“珍珠”、“卓锡”二泉合流处建“双泉桥”、“活水亭”,庄昶又自号“活水翁”。
明代奉父命从师庄昶的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征明多次到定山草堂拜访庄昶,曾写下《谒庄先生留宿定山草堂》诗。诗曰:“十亩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转乱流间。若非清福安能到,百访高贤暂得闲。竹圃氓云秋濯濯,水舂供枕夜潺潺。就中何事独堪羡,国事人非不可关。”
隐居期间,礼部曾多次下文让他回京供职,他弃之不理,以至遭到大学士丘濬的诽谤。
弘治七年(1494),巡抚何鉴亲自入山劝行,才勉强从之。然因丘濬等人的阻挠,乃复为南京行人司副,后擢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复出不到2年,因患风疾,再次回到定山。
弘治十二年(1499),张昶病逝,终年62岁。在他去世后,许多地方官民为他请祀“乡贤祠”。嘉靖年间,江浦县建“定山祠”纪念他。
天启初年(1621),被明熹宗追谥为“文节”。
他也是一位著名学者,在继承程朱理学方面有许多见解颇得时人和后人赞同,故有“理学家”之称。留有《定山文集》10卷,收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