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因风雨壁宁隳,雅志安和寓此诗。前此后今宁浪出,岂非显晦亦关时。
猜你喜欢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
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
郡斋新刻总珍藏,得此遗踪益有光。再拜从公乞馀本,归赍不复恨空囊。
徒负生平友与师,心惭地下傥能知。积愁自笑蜉蝣世,逐序空吟草木诗。
四海惊尘多难日,百年清夜独醒时。劳生世味捐都尽,腐鼠相猜更不辞。
君为五羊仙,我效退之拜。默契如来禅,安用传画绘。
沧海虽云阔,万里有限际。请从造物论,一瞬即破碎。
灵龟胡为乎,钻灼烂腹背。生能发幽冤,神理助奇怪。
晚投古寺食,荤味不如菜。摩挲庭下碑,百岁苍藓晦。
忽逢润经处,房公俨如在。度人要成林,今已播禅话。
忽为杀盗淫,佛敕所告戒。种子积无明,应须法雨洒。
幸陪莲社缘,彼此吸清瀣。噫嗟絷轩冕,憔悴尘垢态。
一朝趋地狱,苦恼孰肯代。莹如摩尼珠,谁使浊水坏。
与公志斯游,浩荡形骸外。
宴罢琼林酒一杯,鞭催五马出蓬莱。金章紫绶恩重拜,皂盖朱幡喜复来。
带得一天新雨露,扫除九邑旧尘埃。螺川城外人千亿,争看神明太守回。
宦途先后上京船,每见搀行费挽牵。明日水平风力便,一般停棹潞河边。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lí)。
山人不照镜,稚(zhì)子道相宜。
戴上了乌纱帽,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
我并不去照镜子,因为小儿子已经说很合适了。
参考资料:
1、武秀主编.李白在兖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21-122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3-674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
山人:李白自谓。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稚子:稚,幼也。指李白爱子伯禽。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查旧版《辞海》“乌纱”条,谓“古官帽名”,并引《晋书·舆服志》及《唐书·舆服志》作为佐证。说是“古官帽名”,当然无误;但读了此条,失之太简,仍不能使人明白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其实,乌纱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李白既然戴了乌纱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实不然,乌纱帽在唐代与“白接”一样,是一种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诗所写,只是隐处期间的一件小事;并进而论曰:“宋元时代,尚未见将官帽称为‘乌纱帽’,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乌纱帽”小考,《学林漫录》六集)这个结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此诗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戴乌纱帽犹胜白头巾、儿子言辞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图,诗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表达出诗人生活细节、小有情致的隐居生活。
此诗以画面清晰胜,浓墨淡彩,人、物、情浑然一体,透露了诗人脱却山人服、试戴乌纱帽时的喜悦心情,与《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据诗意,此诗略在前,《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