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同云方霭霭,琼屑已瀌瀌。陌迥皆连璐,台高尽结瑶。
羽樽深酌桂,砀壁暖涂椒。谁念牛衣客,袁扉困一瓢。
猜你喜欢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5
2、萧涤非.杜甫研究(下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48
战哭:指在战场上哭泣的士兵。愁吟:哀吟。
回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瓢: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弃:一作“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
愁坐:含忧默坐。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此诗一二句中“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句中“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五、六句中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写出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多少柴火,剩下来的是勉强照红的余火。这里,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然燃尽,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炉中只存余热的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七、八句中,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756年)至二载(757年),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qióng)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qí)。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本站。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恶路歧:险恶的岔路。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短榻无聊拥败绨,开门深雪压檐低。苍松白石寒相照,曲巷斜桥去欲迷。
舞态不禁风脉脉,羁怀都似鸟凄凄。小山诗思清如许,不见高人出剡溪。
青天璚林九万里,朔风吹花如剪水。谢家女子强多才,却道柳絮因风起。
冻雀无食愁奈何,纥干山头寒更多。穆王八骏在何许,千古空传黄竹歌。
大片向空舞,出门肌骨寒。路岐平即易,沟壑满应难。兔穴归时失,禽枝宿处干。豪家宁肯厌,五月画图看。
朔雪似迎春,霏霏散玉尘。稍看人迹绝,坐对物华新。
地暖消还疾,风高舞正频。郊扉聊自卧,误怪洛城人。
谁使霓裳逞细腰,随风尽日袂飘飖。
飞花却讶春将遍,舞片还惊易销。
看熟似同鸥过渚,兴仙刚道鹤冲霄。
吟成谁与相酬酢,赖有疏梅伴寂寥。
有雾光殊惨,无风势转豪。形攲天已近,气积地还高。
上下何其别,周回任所遭。虚缘诗悄悄,幻灭酒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