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 魏京诗 其七
- 送李綖学士请示江韩诸君
- 泛舟三首 其二
- 盗贼
- 送彭待制知瀛州
- 以石为玉
- 寄江东弟兄二首 其二
- 与杨十二廷评同登城东门
- 杂咏
- 次韵和宋职方北城
- 句 其四
- 雪后登观风楼
- 和道粹探春
- 观陜西图二首 其二
- 魏京诗 其十四
- 目疾呈深甫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七
- 岁暮雪中寄隐直前年季冬与隐直相会京师凡十馀日
- 闵雨诗 其七
- 伯镇出都后见寄
- 春旱天多风赠深甫
- 爆竹
- 北窗闻雨
- 北风
- 北轩手种竹两竿近辄有甘露降其上作五言示诸
- 贝州未破书寄王子直司徒
- 雨后城下
- 城下
- 凉夜
- 毕吏部冢
- 月夜期江梅两君不至闻在李二审言家饮
- 金山东崖北望海门
- 永兴军作
- 雪后城上作
- 寄因甫
- 寄圣俞
- 同谢十三赋盆池
- 咏
- 啸亭纳凉
- 裴殿丞访别说春秋期岁初复来
- 同贡甫咏丁晋公园池
- 留张十二宿
- 城楼
- 送王子直还斤
- 燕誉堂饮别朱著作
- 夜分东窗见月
- 答黄寺丞九月二十一日出郊
- 杨十一没后重登见山楼有感
- 喜晴寄彦猷
- 永叔西斋送冲卿知陜府
- 和江十雨中与持国师直饮
- 不饮
- 野望
- 芜城閒望二首 其一
- 芜城閒望二首 其二
- 夏晚
- 听钟
- 观南戍士卒作乐
- 闻圣俞移官霅上以便归养
- 西域请平三首 其一
- 西域请平三首 其二
- 西域请平三首 其三
- 开竹下小径招君章
- 赠刁十八自蜀还乡昔与此君别于福唐
- 送李监丞致仕还乡
- 怀陈州旧居所种桐寄黄翁
- 荷华
- 七月二日
- 送子南
- 秋雨
- 始凉
- 送晁殿丞佥判郑州
- 檀州
- 雨中闻钟
- 珍簟
- 蝉
- 临雨亭
- 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
- 十二月二十一日雪中早朝
- 得
- 寄王子坚时在寝丘治东皋
- 菊花枕
- 答张洞推官
- 洪州黄推官
- 寄袁陟
- 寄范佑之
- 寄王二十
- 寄苏州张六
- 秋晴
- 寄张献臣
- 寄张晋卿时弃官还家
- 寄梅山阴
- 寄苏颂兄弟
- 寄张仲谋
- 和直孺夜凉
- 送楘州王学士
- 素屏
- 城楼望春
- 送邵武张学士
- 野思
- 访杨异寺丞
- 黄寺丞风雨中见过
- 送洛南周寺丞
- 吊南宜守尉
- 吊亡卒
- 和杨备国博吊屈原
- 闻夏太尉自长安徙备西边
- 三月四日上方寺送随州十一屯田
- 啸台
- 日晚夜步过孙监丞
- 浮舟西阳池中
- 乏酒
- 西戎乞降
- 寿山
- 山寺
- 城南泛舟三首 其一
- 城南泛舟三首 其二
- 城南泛舟三首 其三
- 斁除苏州掾
- 黄州临皋亭
- 骤雨
- 夏夜暴雨
- 久雨
- 久雨二首 其一
- 久雨二首 其二
- 茶山送道粹
- 招晋卿时晋卿到丹阳
- 女郎台
- 闵雨
- 砧妇
- 李太傅挽词三首 其一
- 李太傅挽词三首 其二
- 李太傅挽词三首 其三
- 鲁拾遗挽词二首 其一
- 鲁拾遗挽词二首 其二
- 庶几堂
- 延州沈待制挽词
- 祠部王郎中送山水枕屏作
- 城楼望水
- 送南昌郭主簿
- 戏和同年时在荐福寺
- 鍊丹井
- 水斋
- 长芦口
- 登东城楼二首 其一
- 登东城楼二首 其二
- 送人之岭南
- 城楼避暑
- 寄内
- 送祖学士使北
- 闻张六复弃官归
- 萤
- 送签判雍秘丞还朝
- 定水二首 其一
- 定水二首 其二
- 索米
- 王
- 送高处士归丰邑别墅
- 射雕
- 和杨褒雨中见寄二首 其一
- 和杨褒雨中见寄二首 其二
- 贳酒
- 张学士送酒
- 朱桥
- 闰月朔日寄府公给事二首 其一
- 闰月朔日寄府公给事二首 其二
- 晦日自荐福院泛舟上女郎台
- 新雁二首 其一
- 新雁二首 其二
- 雪中雁
- 灯花
- 王秀才自蜀之京留月馀归南都
- 始秋二首 其一
- 始秋二首 其二
- 送张器判官
- 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 敔来速尝新酒
- 府公说牡丹盛开是日逼晚意不及观
- 春暮闻莺
- 除日雪
- 秋莺
- 凉夜露卧
- 空钓得鱼
- 秋月
- 月夜二首 其一
- 如意台
- 和过骐骥院观马因饮李氏夜归复与江谢会于敝居
- 送汝南张秘校及第后之官
- 戏呈府公
- 度支苏员外才翁挽歌二首 其一
- 度支苏员外才翁挽歌二首 其二
- 挽宋道中词
- 吴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
- 吴侍郎挽词二首 其二
- 与黄寺丞卜邻
-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 立冬后风雨
- 别西掖手种小梧桐赠三阁老
- 西风
- 风雨
- 黛陀石马蹄砚
- 离鄂州至汉阳
- 初冬
- 三月九日过正衙
- 病中辱圣从龙图侍郎见访闻便赴西州不及款曲偶成五言奉呈
- 君章见过
- 邻几君章见过
- 新燕
- 驯燕
- 雨中出城行汝水上
- 次韵奉和邻几汎汝水作
- 西浦阻雨
- 黑
- 过中京走马上平安奏状
- 岁晚偶作
- 四望楼二首 其一
- 寄王深甫
- 泛舟三首 其一
- 寄佑之
- 同持国过江十新作池亭三首 其三
- 答次道学士
- 采蓝寄王深甫
- 占晴三首 其三
- 洪泽阻风
- 元日发古北口寄禹玉直孺昌言三阁老
- 望洞庭
- 闻张隐直率范十九佑之游边寄之三首 其一
- 重阳
- 送陈奇秘校游寝邱
- 微雨登城二首
- 园人献蒲萄
- 寄隐直
- 送邻几
- 送张兵部知遂州
- 春阴
- 雪后游小园
- 戴村
- 秋意四首 其四
- 杜鹘花
- 逐伯强文
- 贺隐直
- 张三馆有前岁赴举时题字处作 其一
- 晚晴小园
- 八角井
- 和张景纯初置馆中
- 雄州留寄醉翁
- 太一斋居
- 顺州马上望古北诸山
- 有怀北归寄张四和弟
- 初夜
- 答令狐司封求酒
- 得萧山书言吏民颇相信又言湘湖之奇及生子名湘戏作此诗
- 褒信新蔡两令言飞蝗所过有大鸟如鹳数千为群
- 闻江十吴九得洛相酒戏呈二首 其二
- 和宿直晨出遂赴奉慈斋告寄持国子履
- 小雨四首 其一
- 八月十六日夜月
- 自淮南移东
- 咏古诗十二首 其一
- 山行
- 牡丹三首 其三
- 送孙之翰知陜府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六
- 初到东平得雨
- 鲁风二首时闻孔中丞卒 其二
- 九月二十五日召赴后苑观稻
- 反招隐
- 苦寒行
- 酬宋次道忆馆阁曝书七言
- 寄凤翔舍弟 其二
- 奉和府公新作盆山激水若泉见招十二韵
- 和持国登开宝寺上方院寄孔宁极崔象之孙曼叔
- 即事
- 武皇
- 咏古诗十二首 其四
- 阁后丛筱中自生梧桐手封殖之因作口号呈范七王八二阁老
- 卜居
- 重过华阴马上口占寄李君锡王懿臣薛师政三漕
- 渭城
- 竹西亭送二十六弟赴定州去年三月亦于此相别即昆冈蒙谷之阳
- 三日同景仁邻几济川晦叔景□吕秘校刘判官会南曹饮五君皆尚书外郎刘吕修唐书官
- 九曲池
- 送人之会稽
- 魏京诗 其二十一
- 和永叔十九韵送魏广
- 某往岁侍大人守丹阳粗知此郡之盛复戏成小诗呈子高
- 东门行
- 寄题萧山岁寒堂
- 便坐廷中稆生嘉禾两本因成二十八字呈同僚诸君
- 离京后寄贡甫隐直
- 呈主人二首 其二
- 诗一首
- 惊乌
- 鷾鸸巾
- 送秦州通判陆学
- 论交
- 秋意四首 其一
- 行吟三清墀中示雷生
- 和孙侔雁荡山二首 其二
-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
- 酬某
- 种蔬二首 其一
- 观城上梅花忆和
- 三清殿木槿
- 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入蒙谷戏题二首 其二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
- 屏上两贤二首 其二 王子猷
- 望沙楼
- 又过西阳池
- 除草二首 其一
- 读杂说小书
- 送人赴阙
- 种花五首 其五
- 煌煌京洛行
- 效陶潜体
- 观永叔五代史
- 答宋都官游骊山见寄
- 牡丹三首 其二
- 后土庙琼花
- 九日
- 得和书自越入京时寓商丘
- 一百五多叶白牡丹答陈度支二首 其二
- 送韩七寺丞知萧山
- 过临潢口号
- 期邻几饮不至醉作江侯诗并解座客
- 杨彦文过
- 雨中独居有怀江梅
- 题贾大夫射雉图
- 六月二十六日西阁昼寝
- 朝日偶作呈友人
- 昼寝三首 其二
- 五月十一日早行是日风寒如八九月
- 秋晴西楼
- 出城
- 同持国过江十新作池亭三首 其二
- 土牛行
- 寄吕侍郎
- 雪后到荐福寺梅下
- 寄裴吴江
- 社后雪
- 庶几堂雨夜偃几作
- 寄贡甫时迁居城南水上
- 记所居草树
- 送邻几之官兼游天台四明见于诗中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八
- 送刘泾州
- 扬州闻歌二首 其二
- 马上口占
- 桧花
- 负暄四首 其三
- 赠周生
- 月夜独饮
- 古城
- 寄王二子直
- 偶作二首 其一
- 秋霁望月
- 鄢陵兴国寺题壁
- 寄张四二首 其二
- 乘小舟入朝京门访安道
- 卧北窗下读书
- 登新河桥诗
- 和圣俞逢卖梅花五首 其三
- 杨子寺送彦猷阁老去年四月某别彦猷于京师到今适期年矣
- 温柑
- 贺春卿拜资政殿学士移西京留守
- 城楼晚望
- 夜寄献臣
- 画屏二首 其一
- 城南杂题
- 滕司谏知泾州
- 赠山僧
- 舅氏见索新诗
- 蒙某借示新诗不胜叹服辄妄作五言一首以志欣慕
- 和喜雨
-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七
- 笋
- 橄揽
- 扬州闻歌二首 其一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四
- 农父 其二
- 送司马倩赴权官平凉尉
- 寄邻几
- 武溪深 其三
- 咏古诗十二首 其七
- 芙蓉池
- 溪上避暑
- 题和弟所居桐树
- 荐福寺竹亭
- 开元寺
- 去年对雪一首赠江十
- 西戎行
- 立春日过荐福寺
- 闻舅氏以秘书监致政谨献拙诗为贺
- 独行
- 烽火
- 神山
- 赠梅圣俞
-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三
- 逢范景仁李审言二谏议
- 画屏二首 其二
- 和赵七得屯田郎
- 召诸弟博饮
- 晚凉
- 荼蘼二首 其二
- 奉天门观汝
- 梦中
- 一月赠深甫
- 飞轮团扇歌
- 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
- 和两府诸公马上作
- 晴日后园
- 宿麃子岭穹庐中
- 贺王纯臣
- 蒋生
- 始闻雁
- 寒鸦
- 晚过深甫
- 对雪
- 桃花三首 其二
- 朝谒武信殿三首 其三
- 棕榈
- 孤垒二首 其一
- 和江十饮范景仁家晚宿秘阁睹伯镇题壁记番直日月感之作五古
- 立春日紫宸拜赐归持国见率同过江十不行
- 登禅智寺上方赠同游诸公
- 生槐
- 旦日城东渡汝水与邻几饮别归作五言寄之
- 种紫苏
- 风花
- 寄刘景烈
-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五
-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一
- 放鹯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七
- 同梅圣俞送尹郎中监舒川灵仙观
- 南斋病卧
- 雷琴
- 句 其十八
- 同徐监簿灞涘望长安
- 红玉谁家女四首 其三
- 忆关中诸弟
- 荼蘼二首 其一
- 戏作二首 其二
- 防秋
- 得汝州舍弟新诗
- 初到淮西读书申申堂寄友
- 九日登城北门送孙许州
-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
- 梅
- 翠钟亭二首 其一
- 再和邻几
- 小隐吟
- 夜月
- 西阳池新舟邀府公游泛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
- 除草二首 其二
- 奉和圣俞春雪
- 拟阮步兵一夕复一晨
- 寄贺隐直捷开封府解
- 思乡岭
- 农父 其一
- 挽仁宗皇帝歌四首 其一
- 种瓜瓠
- 和忆幽谷二首 其一
- 寄王阁使
- 答金陵使君答王待制见寄杂言
- 新置盆池种莲荷菖蒲养小鱼数十头终日玩之甚可爱偶作五言诗
- 对酒忆献臣二首 其二
- 渔翁
- 昼寝上府公
- 过分水岭
- 闭门二首 其一
- 赠致政叶郎中
- 瑞竹
- 初雪
- 深甫过留宿并示近诗
- 重阳日得景烈送酒
- 寄题歙州流杯池
- 驾幸飞山教场阅武侍宴
- 寄书
- 新月
- 和永叔十二韵
- 观陜西图二首 其一
- 寄朱三学士
- 小雨四首 其三
- 田家行
- 送刘初平谒会稽范吏部
- 徐安抚
- 赠苏颂
- 读晏子春秋
- 复雪二首 其二
- 潘道士
- 魏京诗 其十五
- 与邻几对棋戏作
- 新作凉轩会张拱辰至
- 楚风四首 其四
- 题幽州图
- 行诣扬州寿宁寺
- 分题鸟鸣山更幽
- 招隐
- 袁真人祠
- 章华台
- 桃花三首 其一
- 晚步城上寄贡甫
- 桃源
- 三瑞堂
- 和伯镇初拜湖州
- 刘永年部署清燕堂
- 蟋蟀
- 四望楼二首 其二
- 雪后见山楼
- 过士建中屯田居此君年六十请致仕所居蔽风雨而已
- 丁酉五月郭守恩战殁武戡走入壁守恩勇将有智略
- 题梅尉春波亭
- 句 其五
-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 其八
- 共城寄仲弟
- 集曲水台
- 过中京后寄和贡两弟
- 送蔡奕同年
- 送袁同年殿丞陟通判抚州因还洪井旧居袁在朝数上书言当世事某与袁别十年矣语旧多可悲者留三日乃去
- 送上元张孟侯著作
- 魏京诗 其十二
- 残雪
- 次韵奉答屯田宋员外
- 登荐福寺山亭
- 洗竹
- 金山寺
- 晚步
- 闻雁
- 上巳日玉津园赐宴是日杂端为主人
- 集禧斋宫雨后
- 宿九里潭
- 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
- 和圣俞十二韵
- 八月旦始凉
- 红玉谁家女四首
- 李觏以太学助教召曾巩以进士及第归俱会郡下素闻两人之贤留饮涵虚阁
- 伤胡二
- 昨日风赠王舒
- 凤览德辉
- 闵雨诗
- 后出郊二首 其二
- 淮上微雨寄天隐彦文
- 十二月十六日
- 和邻几持国景德寺纳凉
- 旅居雨中
- 九日对酒二首 其一
- 送杜横州
- 绝句送和弟行东皋兼过献臣二首 其二
- 送伯镇守湖州
- 再游平山堂
- 句 其十六
- 送魏广秘校同年
- 句 其十二
- 锁宿礼部中夜口号
- 夜起呼徐监簿同看月
- 戏金壶道士法墨走笔杂言寄邻几圣俞
- 浚井
- 题西湖中鱼
- 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 其一
- 锦绣溪行
- 召赴崇政殿观新乐
- 脚冷
- 临都馆
- 寄论翊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六
- 十月二日邀邻几饮裴二如晦来遂留至夕
- 姚家寨道中逢李谏议
-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宝砚相示与圣俞玉汝同观戏作此歌
- 和张洞春雪
- 自西桥至紫温载酒作乐即事呈府公四首 其二
- 摸斗岭
- 九疑山图
- 翠钟亭二首 其二
- 赠黄子温别
- 细雨
- 闵雨诗 其八
- 松子岭
- 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韵
- 江行寄隐直
- 录近文呈晏公
- 遇海舟
- 苦雪
- 同年陈君制策高第改佐著作东还馀杭作五言送行兼寄彦猷阁老使君二兄
- 华山隐者图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五
- 送孜生
- 寄张拱辰
- 正月二日雪后到小园
- 雷雨
- 澄心堂读许浑以下诸诗
- 答徐无逸秀才寄示新文
- 送刁越州
- 凉榭许道宁画山
- 呜蝉
- 戏作青瓷香球歌
- 种莲
-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一
- 山中作
- 依韵谢某送行诗
- 蒲三首 其三
- 阁下午寝晚归
- 舍弟及杨十七尊兄同年登科贺彦文
- 中元雨后招两漕
- 过圣俞读其近文明日寄之
- 芦泉
- 答黄寺丞紫薇五言
- 喜雨
- 送春
- 秋日
- 四皓歌 其二
- 圣俞挽词
- 同永叔和介甫昭君曲
- 题天池馆二首 其一
- 送史馆齐学士知荆南唐相映之孙有权文公行修国史制书在
- 樱桃
- 游五岳观寄邻几圣俞
- 叠韵
- 送沈康学士知常州
- 魏京诗 其八
- 黄河
- 贺司马君实何济川得宠公炭
- 新作小桥
- 麻黄州送李斯石铭二十一字
- 治渠
-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 其六
- 负暄四首 其二
- 闻范参政巡西边
- 阁下紫
- 寄襄阳舅氏龙图
- 送晏公留守南都
- 琵琶亭
- 虎丘和孙少
- 重一首同圣俞邻几持国作用前韵
-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一
- 春暮到小园
- 别和弟
- 答令狐司封使君舟中见寄
- 鲁风二首时闻孔中丞卒 其一
-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二
- 丁右丞挽词二首 其一
- 忆梅
- 泛舟三首 其三
- 葵花
- 临渊亭寄辇下亲旧
- 没蕃士
- 赠文显
- 晓至池上
- 富谷老人臧用自
- 和永叔寒夜会饮寄江十
- 九月十四日于雍熙院为舅氏斋设作
- 题浙西新学
- 呈主人二首 其一
-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 其一
- 东邻花
- 泥雨早朝
- 寄圣民十月十一日方到
- 寄和弟
- 迁南行
-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二
- 安福院二首 其一
- 谢主簿示杂文
- 送雍秀才归琅琊山
- 石首县
- 社日宴临波亭呈府公
- 斋宿集禧观戏酬永叔见寄时永叔在后庙摄事
- 秋园行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三
- 示乡人陈生
- 答张给事途中微雪见寄四韵
- 岸旁倒树
- 秋兴三首 其三
- 凉雨
- 贺尹学士辟经略府
- 和永叔宿斋太庙闻莺二韵
- 同邻几伯镇观秘阁壁上苏子美草书
- 壶公祠大树
- 春日楼上二首 其一
- 江梅
- 晏公挽词三首 其二
- 发桑乾河
- 魏京诗 其四
- 对月口号
- 临渊亭望凤凰等山作
- 城头乌
- 成冬
- 和江邻几雪轩与持国同赋二首 其一
- 寄江东弟兄二首 其一
- 登城
- 持礼北庭回示希元并寄之翰彦猷当世
- 题新开花呈永叔
- 董相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九
- 哀三良诗
- 白登
- 送萧山和弟
- 送次子敏归河阴
- 次袁陟十四韵
- 独酌忆和甫
- 送张公往建溪
- 陈胜
- 临昆亭
- 和韩司谏移亳宫双桧植于道山
- 大雨行
- 杜祁公挽词二首 其二
- 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
- 安福院二首
- 送范贯之
- 赠别长安妓蔡
- 古北口守岁二首 其二
- 怀归操二章 其二
- 寄杨子华阁老使君
- 同邻几观中道家书画
- 晓晴
- 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
- 打鱼
- 杂诗三首 其三
- 陪府公泛汝水作七言奉呈府公给事
- 寄贡甫
- 喜从兄自京回
- 寄致政张大卿
- 赠省判沈郎中
- 石头城
- 东楼
- 因甫移宰晋陵
- 乐郊陈渔台下柏林中结茅作小亭命曰幽素本懿臣刑部之书也谢且戏之
- 初雁
- 中秋月榭饮会
- 筑室种树
- 于司录东园
- 园人献芍药
- 讥谢十三
- 昼寝三首 其一
- 题送客亭别任迥
- 送冲卿守高邮
- 菖蒲
- 铜雀台瓦砚
- 寄题友生水阁
- 桐轩晚坐
- 题深甫所种树
- 咏古诗十二首 其五
- 伤梅公异二首 其二
- 遍阅斋房题名独不见永叔戏作七言
- 送隐直侍行陜郊
- 荆州儿歌
- 怀归
- 送梁山军徐秘丞
- 伯劳
- 闵雨诗 其十三
- 同彦文送敦儒宰晋陵
- 送从兄
- 暴雨
- 秋晚西楼
- 自西桥至紫温载酒作乐即事呈府公四首 其四
- 过澶州阳桥有感
- 新 其二
- 春日楼上二首 其二
- 陈元龙
- 双树
- 金钱花
- 过湖城诵隽不疑传作
- 出塞曲三首 其一
- 同圣俞寄金山昙频次韵
- 立春后游杜城陈丞相郊园
- 吴中大水有负郭田在常州云已漂溃作一首示公仪
- 雨中入省
- 魏京诗 其二十二
- 新
- 将入京得淮南王工部书及遣寿州官船以来五言寄之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一
- 书候潮亭
- 红玉谁家女四首 其四
- 纪危
- 连雨三日东轩读书
- 初雪朝退与诸公至西阁
- 瘿木樽
- 和永叔食糟民
- 四皓歌 其一
-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
- 寒芦
- 幽怀
- 题巷北桃花
- 寄范十九
- 寄公默先生
- 留邻几君章奕棋便宿小斋
- 黄寺丞九月十三日见寄
- 泛舟
- 啸亭雨后
- 喜春卿自陜归
- 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 形盐象虎
- 咏古诗十二首 其二
- 月夜独酌
- 彼山诗 其一
- 魏京诗 其二十
- 读庄子三首 其三
- 中秋夜作
- 欲雪寄贡甫
- 闻范饶州移疾
- 送张六丈尉新安
- 题净严观春波亭
- 和彦文秋兴
- 昆丘台
- 暮冬寄盐城弟二首 其二
- 停云诗
- 彼山诗 其二
- 宴得解进士
- 挽仁宗皇帝歌四首 其四
- 雨中寄徐二
- 上夏太尉
- 次韵滕岳州谢王南郡酒
- 蒲三首 其二
- 答张安内翰见赠二绝 其二
- 夜雨
- 送子高知润州
- 国殇
- 芍药
- 黄蔷薇
- 直舍竹下残雪二首 其二
- 灵椿馆风折椿树
- 寄阆州诸弟
- 寄盐城舍弟得书言岁大稔兼求作夫子庙记
- 重登见山楼有感
- 摄领审官六日还印长文戏作五言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 韩文公画像分题
- 秋雪
- 同黄子温小寒
- 和滕巴陵寄张虢州
- 懒诗
- 寄子华内翰时亦宿斋是夕风雨
- 梅雨
- 牡丹三首 其一
- 遣怀三首 其一
- 嶰林
- 秦淮对月
- 樊口
- 挽叶翰林
- 占晴三首 其一
-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八
- 送修撰张待制知越州
-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 其五
- 雨过前轩偶记
- 雪意
- 寄张六卧疾在山阳
- 雪后
-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二
- 古风
- 杏源
- 依韵奉和梅尧臣四首 其一
- 别永叔后记事
- 直舍留道粹广渊君实圣民伯初饮是日邻几济川宴王金吾园亭不预会戏作五言寄之
- 城南晚归
- 得隐直书重阳日登高于三门禹庙怅然恨不参之作一诗以寄
- 寄庆州子华侍读谏议
- 和吴九元会
- 遣怀三首 其三
- 题溪堂
- 读庄子三首 其二
- 铜陵阻风
- 读圣俞我今五十二诗感之
- 秋日和韵
- 汉武帝二首 其二
- 杜祁公挽词二首 其一
- 养鸡
- 雨中家人致酒
- 和阎工部新作西斋
- 杨白花
- 游龙山
- 久雨三首 其三
- 怀归操二章 其一
- 迎春花二首 其一
- 答江丈雨中
- 闻子飞作谏官寄隐直
- 移苇
- 答校书郎孙侔少述
- 苏安上之淮南十八舍弟之河北十九舍弟之汉中皆会予赋三韵为送
- 答河中梅龙图
- 种花五首 其三
- 寄深甫兄弟时在颍
- 月夜闻唱歌
- 寄题黄州李史君韦杜山居
- 吴资政守陜一年还守西都又改礼部寄示在陜时诗作此致谢
- 魏京诗 其三
- 九日对酒二首 其二
- 同
- 雪
- 寄深甫君章
- 吴九秋过西池作诗持国和之邀予同赋
- 答景彝对月
- 宿州道中逢圣俞入京
- 伯父挽词
- 对酒忆献臣二首 其一
- 卲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 寄贡甫时随侍入蜀
- 新年
- 夜读汉书
- 送裴殿丞
- 淮西延平以诗见寄因书陜城即事用酬来唱
- 城南杂题 其二
- 石林亭成宴府僚作五言
- 夏日上府公
- 雨中北轩
- 客寄天台月桂子
- 新居陈州城下读书作
- 次韵和春卿城西同步
- 冬至即事
- 自长平至陈州河水绝清
- 十二月十一日雷电有作
- 北轩手种竹两竿近辄有甘露降其上作五言示诸同舍
- 兴化
- 酒舫
- 六月六日自城北还过深甫避暑
- 种萱
- 答许待制依韵
- 春晴小园偶步
- 时会堂二首 其二
- 下汴
- 春日作
- 胡九龄画牛歌
- 深甫往固陵
- 依韵和致政庞相公上巳约游集禧观不至
- 古侠客行
- 赠马恽供奉
- 忆松
- 出山
- 读离骚
- 送张氏家姊至丹阳早别
- 再见禁卒住
- 冀州正月十六日饮席
- 风雨寄张野人
- 同永叔赠沈博士
- 南伐诗
- 句容刘同年寄示游山诗及术煎
- 读庄子三首 其一
- 暖景偶作
- 探花郎送花坐中与邻几戏作七首 其二
- 杨无敌庙
- 续杨十七挽苏子美诗
- 寄西台吴侍郎
- 送杨十七秘丞知瀛州河间
- 寄东平侍读叔平侍郎
- 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
- 自入北界虏人候迓供帐每进益恭少尝至契丹者皆云异他日示陈副使希元
- 杂诗效阮步兵
- 寄上濠州舅氏
-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 其四
- 游禅智寺
- 得邻几书
- 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 其二
- 和永叔对雪次韵
- 柳河
- 闻御试毕寄同人
- 和圣俞逢卖梅花五首 其四
- 和永叔鸣鸠诗
- 雪中诣相国寺
- 种花五首 其一
- 寄胡二因甫
- 次韵和寄
- 鸡冠花
-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
- 送献臣是时献臣侍亲之淮南予亦且侍行临荆州献臣先从东门出故有此作
- 朝谒武信殿三首 其二
- 魏京诗 其十九
- 冬晚赠深甫
- 答刘同年寄青䭀术煎松汤并诗
- 农哀
- 闻伯庸再安抚泾原
- 朱云
- 蜀冈南麓
- 立春日宿高阳关以病酒不饮复用前韵
- 圣俞坠马伤臂以其好言兵调之
- 次韵酬张直
- 彼山诗 其三
- 望九华山
- 送张岳同年
- 和江学士闻蝉
- 和尚叔父病目
- 欲于旧州石桥作偶浯台以备游览先为五言
- 中使传宣二月一日史院赐御筵某亦预召作七言呈禹玉真孺景仁三内翰
- 秋夜见月
- 宿斋中书外省答永叔京尹内翰朝回马上见寄并谢子华次韵
- 西楼
- 月夜
- 读列子赠几
- 雨后小亭
- 闵雨诗 其二
- 送张四隐直游边
- 早至凉榭观芙蕖
- 送李才元
- 月下
- 直舍竹下残雪二首 其一
- 都运陈光禄自河北移陜西以病不得诣别作七言奉送
- 秋晚雨中隐几偶书寄圣俞五首 其三
- 贺王介甫初就职秘阁
- 送杨十一公缊之延平
- 京尹仲议侍读自成都赴阙将过长安先寄
- 陈郎中竹园
- 送人之洛
- 兴庆池送江淮陈度支是日微凉
- 潞河
- 答罗同年忆楸花之作
- 赏阁后小桃同景纯作
- 小园春日
- 履冰
- 答陈州通判廷评同年
- 和邻几八月十五日夜对月
- 送霍邱谢寺丞
- 句 其七
- 春晚
- 送卫州贾云卿
- 闻张给事倍道兼程已过古北戏作七言
- 纳凉明
- 冬至
- 往年筑青涧城各
- 题庭前药栏
- 答李谷同年书
- 十二月雷后作
- 野人致枸杞青蒿
- 暮冬寄盐城弟二首 其一
- 送张奕进士归广德省亲
- 送信阳舒使君
- 得贡甫巢县书云阻风
- 庭树
- 咏古诗十二首 其八
- 小园
- 凤凰山笙竹
- 劝思弟于
- 竹冈
- 杂诗三首 其一
- 离陈州先寄颍上龙图
- 苦雨二首 其二
- 城南杂题 其三
- 次韵四叔父出守新定寄欧阳一首
- 和甫自京师至
- 风雨寄贡甫
- 山光寺
- 送郁林杨守
- 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入蒙谷戏题二首 其一
- 晨至西阳池示同行
- 舍弟东还病中口占七言奉寄景仁彝唐公甫
- 蚁斗
- 题慧礼师双树院
- 醉后
- 花屿
- 即事 其二
- 寄张四二首 其一
- 以近文投谢学士
- 曲阳亭送别
- 和邻几圣俞持国雪十八韵依次用
- 送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
- 题连理亭
- 答杨令彦文
- 同圣民围棋钓鱼
- 魏京诗 其十一
- 次韵和永叔岁旦对雪见寄时某于上源驿典护契丹朝正使人日当归前一日始得此诗
- 早行
- 对酒忆诸子
- 与景仁圣俞饮景彝西园
- 晚泊对月
- 偃师驿观先帝所植两松及钱丞相壁记
- 楚风四首 其三
- 病中逢秋欣然慰怀作五言呈两倅
- 立春日乾祐县送梅花
- 捷诗
- 雨霁同圣
- 五言寄江丈邻几时往尉氏未还
- 寄献臣
- 送王十二
- 浮云
- 诏赐御书稽古两字作口号示子弟
- 负暄四首 其一
- 受诏俟
- 和府公多叶榴花
- 秋霁宴北轩
- 秋雨所居漏湿
- 观鱼台
- 邻几过门不留戏作
- 荒田行
- 樱桃花开留徐二饮
- 汉武帝二首 其一
- 魏文帝
- 春草
- 立夏祠太乙宫
刘敞在长安时结识了妓女茶娇,刘敞被召还朝,茶娇路上送别,刘敞赠诗云:“画堂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唱尽一杯须起舞,关河风月不胜情。”欧阳修笑说:“原父,非独酒能病人,茶亦能病人多矣。”
刘敞晚年的时候,曾经再娶,欧阳修作了一首诗送给他: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他的文章颇有见解。例如《题魏太祖纪》说汉高帝哭项羽,魏武帝祭袁绍,都不是“匿怨矫情”,而是“慷慨英雄之风”;策问《孟轲教齐梁之君》说孟轲讥别人“言利”,而自己却讲“好货不害”,是“讥人甚详而自任太略”。这都是不同寻常的看法。此外,刘敞还有《疑礼》一文,说“今之礼,非醇经也”,乃“圣人之徒合百说而杂编之”。这也不是一般儒生的见解。关于文风,刘敞重实用而反虚浮。他的《杂说》写道:“今日之俗不矜节义而皆安于富贵,尚文章,文章济理者寡而为名者重”,他认为这是“将来之弊”。刘敞的文章比较质朴,自然流畅,近于韩(愈)、欧(阳修)。例如《送杨郁林序》说:“前世之所以能治也,为官择人;后世之所以不治也,为人择官”,写得慷慨激昂,很有情致。刘敞的诗流传也不少,五言、七言都不乏佳作。例如《圣俞挽词》:“孤宦众人后,空名三十年,交游一时绝,诗笔四方传。”简洁凝练,辞情相称。
刘敞在经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其对《春秋》的研究上。他的《春秋学》研究自出新意解经,颇多自得之处。著有《春秋权衡》、《春秋传》、《七经小传》、《春秋传说例》、《春秋意林》﹑《公是集》等,还与弟刘攽、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在金石之学方面造诣深湛,是个金石学家,且是我国金石学的开山人。他开私人收藏著录之先例,把家藏的十一件古器物,使人摹其铭文,绘其绘画,刻之于石,名为《先秦古器图碑》。
刘敞在朝为官时,敢于坚持原则,对于不合理的事,常常是切言直谏。嘉祐四年(1059)冬天,仁宗祭祖先,宰相按惯例率文武百官给仁宗加尊号。刘敞却认为,在灾荒之年加尊号,徒有虚名,接连四次上疏谏止,仁宗觉得刘敞言之有理,尊号就没有接受。另外,郭皇后死去二十年,仁宗命群臣合议皇后的祭礼事,刘敞又认为不合适,他的意见与执政者不合,而仁宗却采纳了刘敞的意见,免议此事。
刘敞办事,不仅对上敢于直言切谏,而且不畏权贵。皇祐二年(1050)宰相夏竦死后,仁宗不经百官集议,赐谥号文正。刘敞认为夏竦虽有才智,但为人奸邪阴险,性贪婪,好弄权术,一生的言行与“文正”二字不合,议定谥号是臣下的事,人主不经百官讨论,便直接赐谥,是不妥当的。他三次上疏力争,夏竦终被改谥文庄。仁宗宠妃张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温成皇后。有些善于逢迎者,要将温成皇后死日定为国忌日,刘敞认为不可,上书切谏,仁宗只好作罢。宦官石全彬因经营温成皇后坟墓有劳绩,迁宫苑使并代理观察使。石全彬因未能真授观察使,有怨言,三天之后,仁宗果然任命石全彬为观察使,去掉代理二字。命刘敞起草任命书,刘敞封还任命,拒绝草拟委任状。石全彬终于没有得到观察使的任命。
刘敞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注意发展生产。知郓州和永兴军期间,适逢大旱,民众外逃。刘敞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治理,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有发展。于是流亡在外的灾民,便陆续返乡安居落业,使社会秩序安定,受到百姓的爱戴。同时为了农民的利益,刘敞不考虑个人利害,敢于得罪权贵,压抑豪强。他在知扬州时,发运使冒占雷塘民田数百顷,使许多农民没有田耕而失业。刘敞根据旧的田契,毅然将田地发还民户耕种。刘敞为官清正,曾为民平反冤狱。刘敞发现天长县富人陈氏,由于杀人被捕,暗中使用钱财贿赂官吏,不但得到释放,反而嫁祸于贫民王甲。审理者糊涂结案。王甲畏惧官吏,不敢自白其冤。刘敞另派官复审,不但不能平反,反而使王甲杀人案更不可破。于是刘敞亲自审理此案,才弄清原委,平反了冤狱。永兴军豪强范伟,在当地是大姓,冒占同姓官户户籍五十年,以此逃避徭役,把持官府,屡次犯法,当地官员不敢治其罪。刘敞知永兴军,穷治其事,范亦服罪,未及受刑,刘敞被召回京任职,范伟立即翻案,拒不认罪,继任官员不能决,最后由御史台复审,仍按刘敞的原判执行。
刘敞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学问渊博。翰林学士欧阳修每有疑问,就写成书信派人来向刘敞求教。他当即挥笔作答。欧阳修在《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中称刘敞“于学博,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
有一次,刘敞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人带着他出古北口,故意走了许多弯路,以显示路途的遥远。刘敞熟知地理。对道路了如指掌,就质问对方:“本来有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契丹人又惊又愧,只得认错。
契丹山地中有一种怪兽,形状像马,却能猎食虎豹,契丹人不知其名,就向刘敞打听。刘敞回答说:“这种兽就是所谓的驳。”刘敞还描述了这种兽的叫声和模样,并且告诉契丹人,在古书《山海经》和《管子》中,都有这种兽的记载。契丹人听后,敬佩不已。
刘敞对金文亦有研究,尝得先秦彝鼎数十,考青铜器铭文,辨识古文字。因以知夏、商、周三代之典章制度,补充史籍之不足。尤长于《春秋》三传,其解经说义,与传统的汉代学者不一样,开宋学者批评汉学者之先声。刘敞既精通经学,又熟悉史学。欧阳修撰写《新唐书》、《新五代史》时,亦求教于刘敞。王安石、曾巩(均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对刘敞也很钦佩,说他博学多才。熙宁元年(1068)刘敞病卒于官舍。门人私下称呼他“公是先生”。
其弟刘攽曾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专任汉代部分,后人合称兄弟俩为“北宋二刘”。刘敞有四子,二子刘奉世最为优秀,他的文章文辞雅赡,在史学研究方面造诣很高,尤其精通汉书学,与“二刘”共同写有《三刘汉书标注》传世,因而后人又并称三人为“北宋三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