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诸儿帷薄可曾修,敝笱诗包两国羞。何事春秋尤讳恶,祇缘能报祖宗雠。
猜你喜欢
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摽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草阁俯前川,凭崖只数椽。路连峰顶寺,厨引涧中泉。
白日龛灯彻,清宵梵响圆。闻师耽寂寞,住此已多年。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nuó)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
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
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
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参考资料:
1、萧枫,桑希臣编,唐诗宋词元曲一,线装书局,2002.01,第357页
2、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319页
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
那:奈何的合音,对 ......怎么办。未休:未得安宁。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空:徒然。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徐郎小隐处,爱我许迂临。
多遻话岁晚,言归忘夜深。
祛愁倚诗酒,结伴卜山林。
更喜檀栾旧,风烟挺绿沈。
虏骑临城气益横,共言乘势犯神京。
将军便可封秦塞,汉士能无请汉缨。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xiá)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fú)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chóng)惆怅,背有双盘龙。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收藏与匣中。
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东火日上传),版权归原作者东火日所有。
本站。
经年:经过很多年。
拂拭:掸掉或擦掉。
灵官行雨鳞幢湿,雷吼黑风吹水立。
英雄不奈剑花寒。然犀夜午鱼龙泣。
雪浪掀天箭能急,紫茸投箠胡星失。
吴宫酒醒岸花愁,不是龙骧勇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