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松兮亭亭,流泉兮泠泠。漱白石兮散晴雪,舞天风兮吟秋声。
景幽佳兮足静赏,中有人兮眉长清。松兮泉兮何所拟,砚池阴阴兮清彻底。
挂高堂兮素壁间,夜半风雷兮忽飞起。
猜你喜欢
迢迢涧上松,㶁㶁松下泉。微飙散晴雪,飞琴泻寒弦。
怀哉山中人,眇子堕尘缘。九江秀可揽,山色青于莲。
浩歌招黄鹄,重赋《云巢》篇。
乍上萝轩月,清尊祗独看。旅鸿千里白,栖鸟一枝安。
露外桂应湿,风前兔自寒。忍孤清影落,歌入漏声阑。
怪石堆园作一坡,新晴终日倚栏歌。满壶玉酒闲人醉,出匣银钩古字多。
傍蕊山蜂吟并立,照阶林叶影相摩。寻常车马稀容接,得许花前数数过。
一时同被命,两疏各祈归。白发宁论是,青山可见非。
看君眠处稳,愧我战余肥。何物酬知己,倾筐有蕨薇。
帝伯皇王事不疑,痬医又是小儿医。而今肯作华胥梦,须遣江南扁鹊知。
极目晴川展画屏(píng),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lù)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举目远眺,万里晴空下的渭南平原像一幅展开的画图,盘豆驿地处桃林塞与蒲城之间。
白鹭鸟站立在水边,太阳已经落山了,高原上农民还趁着余晖忙着耕地。
南去的飞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一片孤云在山间悠闲地升起。
我在驿馆后轩整天依窗眺望,眼前的山山水水充满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
1、孙广才、吴林飞选注.《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61-163
2、丁成泉辑注.《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第一卷》.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085
盘豆驿(yì):古驿站,原址在陕西省渭南。极目:远望。桃塞:桃林古塞,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以东、至河南省灵宝之间。
原上:高地。落照:夕阳。
凭轩:依着窗子。尽日:整天。楚水吴山:泛指大江南北的名山胜水,这里指盘豆驿一带的山水。
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清丽宏阔的景色,心中产生无限感慨,想起了漂泊生活的艰辛,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
第一、二两句先诗人从总体上描写盘豆城。“极目晴川”,中原的天空晴明,地面平旷,看不透,望不尽,就如展开一架巨大的画屏似的,跟诗人久住大江南北所习见的“楚水吴山”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先写出这深刻印象。然后再交代出地理方位:“地从桃塞接蒲城”。盘豆城就处在河南陕西之间,东接中州,西通关中大道。“从”“棒”交代了诗人自东而西的行踪,可见诗人的行色匆匆。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在水馆后轩所看到的景象。诗人小憩于官驿里的水馆后轩,开窗远眺,首先扑人眼帘的是“滩头鹭占清波立”。原来这水馆的水另有源头,那里卓立着顾影的白鹭。一个“占”字。写出白鹭的形单影只,也道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感。而“原上人侵落照耕”,则状写平川与人们的农事,他们仍在辛勤地耕作,直至融入如火的晚霞。这两句都从平视角度写,上句写的是静态,用冷色调;下句写动态,用暖色调,相映成趣,写出了中原夏末秋初的清新气息,还隐隐透露出诗人异样的惊喜之情,晴川之上也有像江南一样的明丽景色。
第五、六两句描写诗人在晴川所见以及流露出的感情。这两句诗人侧重于一个“晴”字,诗人改用仰视角度写晴空所见“去雁数行天际没”,从有到无,虽有雁南飞而不能传书,可见诗人内心的惆怅;“孤云一点净中生”,从无到有,虽是写景,也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一种飘泊流离的感伤油然而生。
第七、八两句则写出诗人的心绪。诗人靠在后轩窗棂上凝望晴川的景色,竟至长时间不肯回过头来,是因为这里的清波落照与“楚水吴山”有相类之处,韦庄曾客游江南十年,弟妹散居越中诸郡,晴川这种明净之美触发诗人对越中亲故的怀念。“无限情”三个字压尾,余音袅袅,给人留下不尽的遐思。
这首诗由“极目”起,至“凭轩”终,通篇无一字直言“愁思“,结尾诗人指望着“楚水吴山无限情”,然而“尽日不回首”的身影始终笼罩着画面,“去雁”、“孤云“所带出的莫名惆怅和难言忧虑,增强深化了诗的主题,更有表现力。
破腊迎春开未迟,十分香是苦寒时。小瓶尚恐无佳对,更乞江梅三四枝。